同游謝公門,遠想袂沾洟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》:
淮上一相遇,憶在京都時。
雖驚歲月換,未改松桂姿。
童侍兩三人,瓶錫相與隨。
自言東越來,篋中多好詩。
文字皆妥帖,業(yè)術無傾欹。
前輩嘗有言,清氣散人脾。
語妙見情性,說之聊解頤。
始推杼山學,得非素所師。
此固有深趣,吾心久已知。
橫琴乃玄悟,豈必弄鳴絲。
古樂眾少聽,誰知彼吹篪。
師曠沒世后,伯牙眾身悲。
愿同黃鵠舉,遠歸滄海涯。
老驥雖不病,長坂安可馳。
天臺況奇勝,日夕勞夢思。
尚忝齒纓綬,終年趨路岐。
俯愧淵中魚,游泳水之湄。
仰羨云間鷙,凌厲辭縶維。
居嘗起斯念,未去情不怡。
今朝更道舊,感愴各嚬眉。
同游謝公門,遠想袂沾洟。
惜哉胡不仁,碎彼東方琪。
又出數紙書,手澤尚可披。
眷眷疇昔意,於今當語誰。
復遺三百言,玩味自挽髭。
序事盡成故,慨吟良有資。
其詞何亹亹,宛若對風規(guī)。
冷然聳心目,不覺整冠緌,重以超俗韻,顧予賤職司。
是猶猿鳥情,并此駑櫪卑。
報投仍勉強,實謬匠者為。
應哂不量力,短兵茲已波。
注釋參考
同游
見“ 同游 ”。
亦作“ 同游 ”。1.互相交往?!秶Z·齊語》:“世同居,少同游,故夜戰(zhàn)聲相聞,足以不乖?!薄盾髯印しㄐ小罚骸?曾子 曰:‘同游而不見愛者,吾必不仁也。’” 梁啟超 《新中國未來記》第三回:“這兩位先生同里,少同學,長同游,壯同事?!?/p>
(2).一同游覽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捷悟》:“ 王東亭 作 宣武 主簿,嘗春月與 石頭 兄弟乘馬出郊,時彥同游者連鑣俱進?!?朱自清 《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,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。”
(3).指同游者;同伴。 唐 許渾 《秋思》詩:“琪樹西風枕簟秋, 楚 云 湘 水憶同游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海公子》:“﹝ 張生 ﹞開尊自酌,恨無同游。”
謝公
(1).指 晉 謝安 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:“ 桓子野 每聞清歌,輒喚‘奈何!’ 謝公 聞之曰:‘ 子野 可謂一往有深情?!?唐 李白 《示金陵子》詩:“ 謝公 正要 東山 妓,攜手林泉處處行。” 宋 辛棄疾 《水調歌頭·送施圣與樞密帥隆興》詞:“試問 東山 風月,更著中年絲竹,留得 謝公 否?”
(2).指 南朝 宋 謝靈運 。 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 謝公 宿處今尚在,淥水蕩漾清猿啼?!?唐 錢起 《送包何東游》詩:“子好 謝公 跡,常吟孤嶼詩。” 明 高啟 《天平山》詩:“難追 謝公 游,空發(fā) 阮生 慟?!?/p>
(3).指 南朝 齊 謝朓 。 唐 李白 《秋登宣城謝朓北樓》詩:“誰念北樓上,臨風懷 謝公 。”
(4).指 宋 謝景初 。 元 費著 《箋紙譜》:“紙以人得名者,有 謝公 ,有 薛濤 。”參見“ 謝公牋 ”。
遠想
遐想;遙想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言志》詩:“遠想出宏域,高步超常倫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悠然遠想,有高世之志?!?魯迅 《吶喊·白光》:“他突然仰面向天,月亮已向 西高峰 這方面隱去,遠想離城三十五里的 西高峰 正在眼前?!?/p>
梅堯臣名句,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