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邵雍《偶書》:
紛紛議論出多門,安得真儒號縉紳。
名教一宗長有主,中原萬里豈無人。
皇王旁伯時雖異,禮不詩書道自新。
觀古事多今可見,不知何者謂經綸。
注釋參考
紛紛議論
紛紛:眾多雜亂的樣子。形容很多人談論的情景。多門
(1).謂頒令之處很多?!蹲髠鳌は骞辍罚骸癌z 陳 ﹞政多門?!?杜預 注:“政不由一人?!薄蹲髠鳌ふ压辍罚骸?晉 政多門?!?杜預 注:“政不出一家。”《宋書·王玄謨傳》:“時朝政多門, 玄謀 以嚴正不容,徙 青 冀 二州刺史。”《南史·梁紀上》:“‘六貴’……‘八要’,及舍人 王咺之 等四十餘人,皆口擅王言,權行國憲。帝謂 張弘策 曰:‘政出多門,亂其階矣。’”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》卷下:“ 明皇 召諸學士宴於便殿,因酒酣,顧 李白 曰:‘我朝與 天后 之朝何如?’ 白 曰:‘ 天后 朝政出多門,國由姦倖。’”
(2).謂多家多戶。 唐 杜甫 《后出塞》詩之五:“我本良家子,出師亦多門?!?唐 杜甫 《白馬》詩:“喪亂死多門,嗚呼淚如霰?!?/p>
(3).多種。 元 王禎 《農書》卷二一:“惟工藝之多門,偉英麗乎創(chuàng)形?!?/p>
安得
安得 (ān dé)如何能得、怎能得。含有不可得的意思。
文選.宋玉.風賦:「宋玉對曰:『此獨大王之風耳,庶人安得而共之!』」 文選.劉邦.雜歌:「大風起兮雲飛揚,威加海內兮歸故鄉(xiāng)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。」豈可。
真儒
真正的儒者。猶大儒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寡見》:“如用真儒,無敵於天下?!?唐 韓愈 《答殷侍御書》:“每逢學士真儒,嘆息踧踖,愧生于中,顏變于外,不復自比于人?!薄端问贰さ缹W傳一·程顥》:“道不行,百世無善治;學不傳,千載無真儒。無真儒,則貿貿焉莫知所之,人欲肆而天理滅矣?!?清 姚瑩 《朝議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銜從祖惜抱先生行狀》:“ 宋 之時,真儒乃得圣人之旨,羣經略有定説?!?/p>
縉紳
縉紳 (jìnshēn) 原意是插笏(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(zhí)的手板,有事就寫在上面,以備遺忘)于帶,舊時官宦的裝束,轉用為官宦的代稱??N,也寫作“搢”,插。紳,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 the gentry;the officialdom 縉紳大夫士?!巍?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 名達于縉紳間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縉紳士大夫?!濉?周容《芋老人傳》邵雍名句,偶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