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呂渭老《江城子慢》:
新枝媚斜日。
花徑霽、晚碧泛紅滴。
近寒食。
蜂蝶亂、點檢一城春色。
倦游客。
門外昏鴉啼夢破,春心似、游絲飛遠(yuǎn)碧。
燕子又語斜檐,行云自沒消息。
當(dāng)時烏絲夜語,約桃花時候,同醉瑤瑟。
甚端的。
看看是、榆角楊花飛擲。
怎忘得。
斜倚紅樓回淚眼,天如水、沈沈連翠璧。
想伊不整啼妝影簾側(cè)。
注釋參考
不整
不端正,不整齊?!蹲髠鳌ば辍罚骸坝越撸睬也徽?,所以兇也?!?唐 白居易 《長恨歌》:“云鬢半偏新睡覺,花冠不整下堂來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鴉頭》:“ 王 一日游市廛,忽遇 趙 東樓,巾袍不整,形色枯黯?!?/p>
啼妝
見“ 啼粧 ”。
亦作“ 啼糚 ”。亦作“ 啼妝 ”。1. 東漢 時,婦女以粉薄拭目下,有似啼痕,故名。《后漢書·五行志一》:“啼糚者,薄拭目下若啼處……始自大將軍 梁冀 家所為,京都歙然,諸 夏 皆放效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長相思》詞:“愛著鵝黃金縷衣,啼粧更為誰?” 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關(guān)于女人》:“ 西漢 末年,女人的‘墮馬髻’、‘愁眉啼妝’,也說是亡國之兆?!?/p>
(2).借指美人的淚痕。 前蜀 韋莊 《閨怨》詩:“啼粧曉不乾,素面凝香雪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圓圓曲》:“蠟炬迎來在戰(zhàn)場,啼糚滿面殘紅印。”一本作“ 粧 ”。
呂渭老名句,江城子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