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 荀子《荀子·儒效》:
摘自《荀子·儒效》
解釋:在意志上能夠抑制私欲然后才能為公,在行為上能抑制感情然后才能有好的品質(zhì),聰明并且善于請教別人然后才能成為有才干的人。
原文摘要:
人矣;為君子則常安榮矣,為小人則常危辱矣;凡人莫不欲安榮而惡危辱,故唯君子為能得其所好,小人則日徼其所惡?!对姟吩唬骸熬S此良人,弗求弗迪;唯彼忍心,是顧是復(fù)。民之貪亂,寧為荼毒。”此之謂也。人論:志不免于曲私而冀人之以己為公也,行不免于污漫而冀人之以己為修也,甚愚陋溝瞀而冀人之以己為知也,是眾人也。志忍私,然后能公;行忍情性,然后能修;知而好問,然后能才;公修而才,可謂小儒矣。志安公,行安修,知通統(tǒng)類:如是則可謂大儒矣。大儒者,天子三公也;小儒者,諸侯、大夫、士也;眾人者,工農(nóng)商賈也。禮者,人主之所以為群臣寸尺尋丈檢式也,人倫盡矣。君子言有壇宇,行有防表,道有一隆。言政治之求,不下于安存;言志意之求,不下于士;言道德之求,不貳后
注釋參考
然后
然后 (ránhòu) 用于順承復(fù)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,或一段的開頭,表示某一行動或情況發(fā)生后,接著發(fā)生或引起另一行動或情況,有的跟前一分句的“先”、“首先”相呼應(yīng) then;after that 然后皇上與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。—— 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情性
情性 (qíngxìng) 本性 natural instincts 情性殊異 性格 nature;disposition 情性溫柔 情意 affection 一時(shí)情性相感荀子名句,荀子·儒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