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偈頌三十首》:
普禮三身四智佛,一念阿僧祗劫中。
身心一如遍法界,法身不滅壽無窮。
一月六旬權準則,一年四會表參同。
妄念不生無損益,五千連貫贈寰中。
所得未嘗圖別用,共成進納續(xù)宗風。
初法難傳憂不信,黃梅五百獨盧公。
如今個個堪分付,報國資家理不窮。
莫道祖師西土出,剎那自肯即心通。
注釋參考
所得
所得 (suǒdé) 指所獲得的東西 gain;earning;income 所得無幾未嘗
未嘗 (wèicháng) ——加在否定詞前面,構成雙重否定;不是 have not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不曾 did not 終夜未嘗合眼 未嘗不嘆息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所未嘗行?!顿Y治通鑒·唐紀》 未嘗識書具?!巍?王安石《傷仲永》 未嘗有言?!鳌?劉基《賣柑者言》進納
(1).猶引進?!读簳ぱ蛸﹤鳌罚骸?景 遣儀同 傅士哲 呼 侃 與語曰:‘ 侯王 遠來問訊天子,何為閉距,不時進納?’”
(2). 宋 時稱交納錢糧買取官爵。 宋 李綱 《與右相條具事宜札子》:“ 綱 昨過 衢州 ,竊見都督行府札子,頒降官告,勸誘上戶進納?!?宋 朱彧 《萍洲可談》卷二:“一書用好紙數(shù)十幅,近年紙價高,田俸入盡索於此,親朋間目之為紙進納。蓋納粟得官號進納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英宗治平元年》:“按貢舉條制,進納及工商雜類有奇材異行者,亦聽取解?!?/p>
宗風
(1).原指佛教各宗系特有的風格、傳統(tǒng),多用于禪宗。有時也用以泛指道教或文學藝術各流派獨有的風格和思想?!毒┍就ㄋ仔≌f·菩薩蠻》:“卻説 印長老 接得 可常 ,滿寺僧眾教長老休得安著 可常 在寺中,玷辱宗風?!?金 元好問 《夏山風雨》詩:“慘澹經營有許功, 吳 僧誰得嗣宗風?!?清 張爾岐 《蒿庵閑話》卷一:“嘗嘆佛老宗風高潔,而文士之得罪名教者,往往逃入其中,以自掩飾。” 象升 《<振素庵詩集>序》:“吾則不然,必先繪之以華,斡之以力,而后沉深厲刻以出之,庶乎 李 、 何 、 王 、 李 之宗風不墜歟!”
(2).猶宗尚。 嚴復 《救亡決論》:“當其做秀才之日,務必使之習為剿竊詭隨之事,致令羞惡是非之心,旦暮梏亡,所存濯濯。又何怪委贄通籍之后,以巧宦為宗風,以趨時為秘訣?!?/p>
釋印肅名句,偈頌三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