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闌百丈牽江去,掛起西川五色旗
出自宋代項(xiàng)安世《勸醇甫酒》:
欲勸臨歧酒一卮,若為啼笑若為詞。
情懷作惡中年后,親友相分久病時(shí)。
少壯豈知人寂寞,庭闈方待子飛馳。
飲闌百丈牽江去,掛起西川五色旗。
注釋參考
百丈
(1).極言高、深或遠(yuǎn)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上有千仞之峯,下臨百丈之谿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(jiàn)底貽京邑游好》詩(shī):“千仞寫(xiě)喬樹(shù),百丈見(jiàn)游鱗?!?唐 韓愈 《次同冠峽》詩(shī):“落英千尺墮,游絲百丈飄?!薄侗笔贰の饔騻鳌ば≡率蠂?guó)》:“其( 小月氏國(guó) )城東十里,有佛塔,周三百五十步,高八十丈……所謂百丈佛圖也?!?/p>
(2).牽船的篾纜?!端螘?shū)·朱超石傳》:“時(shí)軍人緣 河 南岸,牽百丈, 河 流迅急,有漂渡北岸者,輒為虜所殺略?!?唐 杜甫 《十二月一日》詩(shī)之一:“一聲何處送書(shū)雁,百丈誰(shuí)家上瀨船?!?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百丈》:“ 杜 詩(shī)舟行多用百丈,問(wèn)之 蜀 人,云,水峻岸石又多廉稜……故劈竹為大瓣,以麻索連貫其際,以為牽具,是名‘百丈’?!薄缎咽篮阊浴お?dú)孤生歸途鬧夢(mèng)》:“從此一路都是上水,除非大順風(fēng),方使得布帆,風(fēng)略小些,便要扯著百丈。你道怎么叫做百丈?原來(lái)就是縴子?!?清 黃遵憲 《下水船歌》:“百丈橫牽上瀨舟,三朝三暮見(jiàn) 黃牛 ?!?/p>
(3).借指井繩。 唐 杜甫 《銅瓶》詩(shī):“銅瓶未失水,百丈有哀音。”
(4). 唐 代名僧 懷海 ,住 洪州 百丈山 ,因以為號(hào),稱“百丈禪師”。參閱《景德傳燈錄·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》。
五色旗
(1).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 中華民國(guó) 的國(guó)旗,由紅、黃、藍(lán)、白、黑五色橫列組成,表示漢、滿、蒙、回、藏五族共和。 老舍 《老張的哲學(xué)》第八:“鄉(xiāng)下人們對(duì)于城里掛著‘龍旗’、‘五色旗’,或‘日本旗’,是毫不關(guān)心的?!?/p>
(2).因 民國(guó) 初年由北洋軍閥控制政權(quán),故亦用以代指北洋軍閥的統(tǒng)治,或借指北洋軍閥。 魯迅 《而已集·通信》:“逃掉了五色旗下的‘鐵窗斧鉞風(fēng)味’,而在**之下又有‘縲紲之憂’了?!?魯迅 《二心集·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訣》:“更何況這位 常燕生 先生滿身五色旗氣味?!?/p>
項(xiàng)安世名句,勸醇甫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紅日已高三丈透,金爐次第添香獸作者:李煜作品:浣溪沙·紅日已高三丈透
- 聞君在何所,青鳥(niǎo)舒錦翮
- 從今詩(shī)在巴東縣,不屬灞橋風(fēng)雪中。
- 共歛螟之余,存者牛毛稀。作者:陸游作品:九月七日子坦子聿俱出歛租谷雞初鳴而行甲夜
- 稽首蓋西方安樂(lè)蓋剎,彌陀蓋世主大慈尊作者:釋遵式作品: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
- 功名事,問(wèn)西山爽氣,多少煙霞
- 草草衣裝挈自隨,婿貧畢竟與齊眉
- 一弛一張,退旅進(jìn)旅作者:佚名作品: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
- 曉古通今,明經(jīng)解義作者:佚名作品:踏雪行 此下原有柳梢青依稀曉星明滅一首示
- 致主丹心在,憂民素發(fā)生作者:朱長(zhǎng)文作品:光祿生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