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徐鉉《代書寄談鍊師》:
朱山松桂翠邊云,中有清虛小隱居。
密養(yǎng)丹砂存正氣,靜披瓊蘊(yùn)育真文。
塤篪金石心常在,圭組煙霞路自分。
憑仗鄉(xiāng)人傳尺素,山前驚起白羊群。
注釋參考
塤篪
(1).亦作“ 壎箎 ”。亦作“塤篪”。亦作“塤箎”。亦作“塤竾”。2.塤﹑篪皆古代樂器,二者合奏時(shí)聲音相應(yīng)和。因常以"塤篪"比喻兄弟親密和睦。 3.比喻互相呼應(yīng)和配合。 4.借指兄弟。
石心
(1).石的中心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自紀(jì)》:“玉色剖于石心,珠光出于魚腹?!?/p>
(2).喻指堅(jiān)定的意志。《晉書·隱逸傳·夏統(tǒng)》:“﹝ 賈充 ﹞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,炫金翠,繞其船三匝, 統(tǒng) 危坐如故,若無所聞。 充 等各散曰:‘此 吳 兒,是木人石心也。’” 唐 皮日休 《桃花賦》序:“余嘗慕 宋廣平 之為相貞姿勁質(zhì),剛態(tài)毅狀,疑其鐵腸石心,不解吐婉媚辭。” 宋 蘇軾 《謝失覺察妖賊放罪表》:“布衣蔬食,或未死於飢寒;石心木腸,誓不忘於忠義?!?清 徐芳 《冬日宿凈土巖》詩(shī):“朝來石室開,暮來石室閉。中有石心人,自寒不由歲。”
常在
(1).長(zhǎng)久存在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小畜之遯》:“天之所予,福祿常在?!?晉 陶潛 《歲暮和張常侍》:“厲厲氣遂嚴(yán),紛紛飛鳥還。民生鮮常在,矧伊愁苦纏?!?宋 劉子翚 《次韻陳成季郡會(huì)》:“惜花意欲春常在,對(duì)酒年來飲不多?!?/p>
(2).道家脾神名?!对企牌呋`》卷十一:“脾神 常在 字 魂停 ?!?/p>
(3).仙人名?!读邢扇珎鳌肪砭牛骸?李常在 , 蜀 人,少治道術(shù),人累世見之。”
(4). 清 代宮女的名號(hào)。 清 梁章鉅 《稱謂錄·列宮》:“常在、答應(yīng),案《會(huì)典》有此二稱,位在貴人之下。蓋未有爵秩,僅供使令,猶 前漢 之家人子, 后漢 之宮人、采女是也?!?/p>
圭組
印綬。借指官爵。 唐 陳子昂 《為建安王獻(xiàn)食表》:“臣謬籍葭莩,叨榮圭組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辭放正謝第二札子》:“豈可即安私室,專養(yǎng)沉疴,不造王廷,坐受圭組?!?明 李東陽 《外舅成國(guó)朱公壽六十》詩(shī):“由來家世本公卿,親得君王賜圭組?!?清 王蒼璧 《詠古》:“當(dāng)其未遇時(shí),夷然視圭組?!?王闿運(yùn) 《贈(zèng)太子太保剛直彭公墓志銘》:“雖辭圭組,卒踐臺(tái)衡?!?/p>
霞路
云路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二:“飛龍轅於霞路,奏鳳響於云衢?!?/p>
自分
自料,自以為?!稘h書·蘇武傳》:“自分已死久矣!王必欲降 武 ,請(qǐng)畢今日之驩,效死于前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上責(zé)躬應(yīng)詔詩(shī)表》:“心離志絶,自分黃耇無復(fù)執(zhí)珪之望。” 宋 陳亮 《書趙永豐訓(xùn)之行錄后》:“推公之志而揆公之才,固非自分於一死者,義之所在,不約而自隱其中之所存耳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(xiàn)二·王公家書》:“當(dāng)是時(shí), 馮公 自分不免, 王公 備任慘毒?!?/p>
徐鉉名句,代書寄談鍊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賽車之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