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根復太素,群動熙元和
出自唐代李白《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》:
吾祖吹橐籥,天人信森羅。
歸根復太素,群動熙元和。
炎炎四真人,摛辯若濤波。
交流無時寂,楊墨日成科。
夫子聞洛誦,夸才才固多。
為金好踴躍,久客方蹉跎。
道可束賣之,五寶溢山河。
勸君還嵩丘,開酌盼庭柯。
三花如未落,乘興一來過。
注釋參考
歸根
(1) [put in a nutshell]∶總結;歸結
講了這么多,歸根一句話就是要依靠群眾,走群眾路線
(2) [return to one's hometown]∶回歸原地
樹高千尺,落葉歸根。在海外飄泊數(shù)十年,我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到祖國
詳細解釋(1).歸于本原?!独献印罚骸爸绿摌O,守靜篤,萬物并作,吾以觀復。夫物蕓蕓,各復歸其根。歸根曰靜。” 王弼 注:“各返其所始也?!薄肚f子·知北游》:“今已為物也,欲復歸根,不亦難乎!” 成玄英 疏:“道至於無為,而仁義之名可以不立,是之謂歸根?!?宋 王安石 《寓言》詩之三:“未能達本且歸根,真照無知豈待言。” 郭沫若 《戰(zhàn)聲集·詩歌國防》:“節(jié)奏的成分歸根只有兩樣,或是先揚而后抑,或是先抑而后揚。”
(2).結局;歸宿。 宋 蘇轍 《守歲》詩:“來日日新無限事,歸根一笑彼安知?!?明 梅鼎祚 《昆侖奴》第四折:“或者有幾句好言語點悟我,也是我的歸根處了?!?/p>
太素
(1).古代謂最原始的物質。《列子·天瑞》:“太素者,質之始也。”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天地》:“始起先有太初,后有太始,形兆既成,名曰太素?!薄蛾悤じ咦婕o上》:“肇昔元胎剖判,太素氤氳。”
(2).引申為天地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神龜賦》:“忽萬載而不恤,周無疆於太素?!?/p>
(3).樸素,質樸?!痘茨献印m真訓》:“偃其聰明而抱其太素?!?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皓爾太素,曷渝色兮。”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昭節(jié)儉,示太素,去后宮之麗飾,損乘輿之服御?!?明 宋應星 《天工開物·乃服》:“然既曰布衣,太素足矣?!?清 黃鷟來 《和陶<飲酒>》之六:“被服太素中,何暇問紈綺。”
群動
(1).各種動物。 晉 陶潛 《飲酒》詩之七:“日入羣動息,歸鳥趨林鳴。” 梁啟超 《論自由》:“人秉天地清淑之氣以生,所以異於羣動者安在乎?”
(2).諸種活動。 唐 白居易 《宴坐閑吟》:“意氣銷磨羣動里,形骸變化百年中?!?宋 司馬光 《不寐》詩:“四遠寂然羣動收,只餘嚴鼓度坊樓。”
(3).泛指眾人。 宋 葉適 《法度總論三·銓選》:“陛下有是名器,為鼓舞羣動之具?!?
元和
[the title of Emperor Li Chun's reign in Tang Dynasty] 唐憲宗李純的年號(公元806—820年)
元和十年。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李白名句,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