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花有思緣和葉,一樹江頭惱殺君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。江岸梨花》:
梨花有思緣和葉,一樹江頭惱殺君。
最似孀閨少年婦,白妝素袖碧紗裙。
注釋參考
梨花
亦作“棃花”。1.梨樹的花,一般為純白色。 南朝 梁 蕭子顯 《燕歌行》:“ 洛陽 梨花落如雪,河邊細草細如茵。” 唐 岑參 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:“北風捲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飛雪。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?!?明 高啟 《飲陳山人園次能翁韻》:“桃花棃花已狼籍,躑躅花開如火炎?!?/p>
(2).一種較小的酒杯名。 宋 胡仔 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回仙》:“ 陸元光 《回仙録》云:‘…… 回公 曰:飲器中,惟鐘鼎為大,屈巵、螺杯次之,而棃花、蕉葉最小?!?/p>
(3).指梨花槍法。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一章:“你到老營去住幾天,請 劉芳亮 將爺指點指點,去掉花槍,回到梨花正宗?!弊宰ⅲ骸袄婊ǎ蠢婊?,亦即 楊 家槍法?!眳⒁姟?梨花槍 ”。
(4).指梨花大鼓。詳“ 梨花大鼓 ”。
(5).舊武器名。參見“ 梨花槍 ”。
有思
(1).謂道德純凈完備?!俄n非子·詭使》:“閒靜安居,謂之有思?!?/p>
(2).有意。 宋 蘇軾 《水龍吟·次韻章質夫楊花》詞:“拋家傍路,思量卻是、無情有思?!?/p>
和葉
見“ 和協(xié) ”。
江頭
江邊,江岸。 隋煬帝 《鳳艒歌》:“三月三日向江頭,正見鯉魚波上游?!?唐 姚合 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詩:“江頭斑竹尋應遍,洞里丹砂自採還?!?元 沉禧 《一枝花·詠雪景》套曲:“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,我這里醉里題詩漫送程?!?蘇曼殊 《碎簪記》:“又明日為十八日,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?!?/p>
惱殺
亦作“ 惱煞 ”。猶言惱甚。殺,語助詞,表示程度深。 唐 李白 《贈段七娘》詩:“千杯緑酒何辭醉,一面紅妝惱sha{1-1}人?!?南唐 馮延巳 《金錯刀》詞:“春光堪賞還堪玩,惱煞東風誤少年。” 宋 辛棄疾 《減字木蘭花·宿僧房有作》詞:“卻恨春風,勾引詩來惱殺翁?!?/p>
白居易名句,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。江岸梨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