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鄭遨《宿洞庭》:
月到君山酒半醒,朗吟疑有水仙聽。
無人識(shí)我真閑事,贏得高秋看洞庭。
注釋參考
山酒
山村所釀之酒。 唐 王績 《嘗春酒》詩:“野觴浮 鄭 酌,山酒漉 陶 巾?!?宋 梅堯臣 《寄謝師直》詩:“聊酌山酒別,獨(dú)吟夜燈青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雪中渡江過山飲旸谷簡上人房》詩:“山酒吹香出小槽,燈前痛飲污青袍。”
朗吟
高聲吟誦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支諾皋下》:“﹝女﹞執(zhí)紅箋題詩一首,笑授 暇 , 暇 因朗吟之?!?宋 張炎 《臺(tái)城路·送周方山之吳》詞:“朗吟未了 西湖 酒,驚心又歌南浦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五》:“朗吟數(shù)百言,句句手自擊節(jié)?!?郭沫若 《<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>序》:“ 中國 舊時(shí)對(duì)于詩歌本來有朗吟的辦法。” 清 朱燾 《北窗囈語》:“始則一蟬朗吟,漸而羣蟬競和?!?/p>
水仙
見“ 水仙 ”。
亦作“ 水僊 ”。1.傳說中的水中神仙。 唐 司馬承順 《天隱子·神解八》:“在人謂之人仙,在天曰天仙,在地曰地仙,在水曰水仙,能變通之曰神仙?!?宋 王安石 《小姑》詩:“初學(xué)水仙騎赤鯉,竟尋山鬼從文貍。” 宋 趙令畤 《侯鯖錄》卷八:“ 馮夷 , 華陰 , 潼鄉(xiāng) 隄伯 人也。服八石,得水仙,是為 河伯 ?!卑矗?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德序外傳記》稱 伍子胥 為水仙;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洞庭山》稱 屈原 為水仙。因 伍子胥 死后被沉尸于江; 屈原 自投 汨羅江 以死,故后人傳說為水仙。
(2).謂水葬者。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風(fēng)俗》:“胡之北有 射姑 之國,其親死,則棄尸於江中,謂之‘水仙’。”
(3).稱遍游江湖樂而忘返之人。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陶峴》:“﹝ 陶峴 ﹞富有田業(yè),擇家人不欺而了事者,悉付之,身則汎艚江湖,遍游煙水,往往數(shù)歲不歸…… 吳 越 之士,號(hào)為水仙?!?/p>
(4).琴曲名。《水仙操》的簡稱。 宋 陳亮 《訴衷情》詞:“數(shù)聲《漁父》,一曲《水仙》,歌斷還愁?!?明 夏完淳 《夜宿山館》詩:“《水仙》未成調(diào),《廣陵》已絶散?!?康有為 《出都留別諸公》詩:“一曲蒼茫奏《水仙》,靈飛鬼嘯一千年?!?/p>
(5)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地下鱗莖作卵圓形,葉子條形,傘形花序,花白色,中心黃色,有香味。供觀賞,鱗莖和花可入藥。亦指此種植物的花。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四:“ 楊誠齋 云:世以水仙為金琖銀臺(tái)。蓋單葉者,其中真有一酒琖,深黃而金色?!?清 黃宗羲 《小園記》:“買瓦盆百餘,以植草花:水僊、艾人、芳洲、洛陽、茉莉。” 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閑情記趣》:“種水仙無 靈璧 石,余嘗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?!?冰心 《住事·別后》:“﹝一個(gè)女子﹞正低頭畫那鋼琴上擺著的一盆水仙。”參閱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水仙》。
鄭遨名句,宿洞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綃幌碧,錦衾紅,博山香炷融
- 予復(fù)何為者,棲棲徒問津作者:孟浩然作品: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
- 內(nèi)足窮過達(dá),多求智返愚作者:方回作品:追次仇仁近韻謾成三首
- 謝公兼出處,攜妓玩林泉。作者:崔泰之作品:奉酬韋嗣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
- 欲往從之髀肉酸,無桂棹兮揚(yáng)君瀾作者:洪咨夔作品:次李公謹(jǐn)美人行見寄
- 唯向詩中得珠玉,時(shí)時(shí)寄到帝鄉(xiāng)來。作者:白居易作品:廣府胡尚書頻寄詩因答絕句
- 雀老方悲海,鷹衰卻念霜作者:楊巨源作品:贈(zèng)鄰家老將
- 始見郊原綠,旋過御苑春。作者:邵偃作品:賦得春風(fēng)扇微和
- 光陰難駐跡如客,寒暑不驚心似僧。作者:許渾作品:南亭夜坐,貽開元禪定二道者
- 鼓瑟湘云暖,吹笙嶺月涼作者:王邁作品:次韻調(diào)甘內(nèi)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