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九二十七,籬頭吹觱栗
出自宋代釋智朋《偈傾一百六十九首》:
懸崖撒手,藉草眠云,四方八面,移南作北。
佛祖不歷處,古今不到處,如何行履。
三九二十七,籬頭吹觱栗。
注釋參考
三九
(1).指三公九卿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漢過》:“宦者奪人主之威,三九死庸豎之手?!?宋 范成大 《再次韻呈宗偉溫伯》:“行當(dāng)侍紫極,槐棘位三九?!?/p>
(2).指韭葅、生韭等三種韭菜。“九”為“韭”的諧音。喻清貧。 宋 蘇軾 《后杞菊賦》:“ 何侯 方丈, 庾郎 三九。” 宋 劉子翚 《詠韭》詩:“肉食嘲三九,終憐氣韻清。”
(3).即三九天。 明 徐光啟 《農(nóng)政全書》卷十一:“至后九九氣,諺云:一九二九,相喚弗出手,三九二十七,籬頭吹觱篥。” 清 黃景仁 《如夢(mèng)令·曉遇》詞:“寒否寒否,剛是昨宵三九?!?魯光 《中國姑娘》:“她夏練三伏,冬練三九,成千上萬次地?fù)]動(dòng)長(zhǎng)臂苦練枯燥乏味的基本功?!?/p>
(4).三九相乘,謂二十七?!端问贰ざY志二》:“﹝郊?jí){,三成用三九之?dāng)?shù),廣二十七丈?!?/p>
十七
十分之七。《莊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,巵言日出,和以天倪?!?郭象 注:“世之所重,則十言而七見信。” 宋 蘇軾 《范景仁墓志銘》:“以今賦入之?dāng)?shù)十七為經(jīng)費(fèi),而儲(chǔ)其三以備水旱非常。”
籬頭
籬邊。 明 田汝成 《委巷叢談》:“三九二十七,籬頭吹觱栗。”
觱栗
(1).即觱篥。 唐 馮翊 《桂苑叢談·賞心亭》:“一日公召 陶 同游,問及往日蘆管之事……其管絶微,每於一觱栗管中常容三管也?!?清 周亮工 《壽青溪三老序》:“乃為詩寄之,有云:‘風(fēng)緊黃云新觱栗,月明青草舊琵琶?!眳⒁姟?觱篥 ”。
(2).箏的一種。長(zhǎng)離的別名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音樂·箏》:“《類山》:長(zhǎng)離,箏名。 武夷山 謝英妃 撫長(zhǎng)離。又長(zhǎng)離一云觱栗?!?/p>
(3). 宋 時(shí)對(duì)道士的俗稱。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優(yōu)語》:“內(nèi)宴日,參軍四筵張樂,胥輩請(qǐng)僉文書,參軍怒曰:‘我方聽觱栗,可少緩?!?qǐng)至三四,其答如前。胥擊其首曰:‘甚事不被觱栗壞了。’蓋是俗呼黃冠為觱栗也?!?/p>
釋智朋名句,偈傾一百六十九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云駝服務(w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