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成遽仙去,不且判鶯花
出自宋代白玉蟾《感詠十解寄呈楊安撫》:
伊昔為句漏,其心在丹砂。
丹成遽仙去,不且判鶯花。
注釋參考
仙去
亦作“僊去”。1.成仙而去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一:“至蠶時(shí),有神女夜至,助客養(yǎng)蠶……繅訖,女與客俱仙去,莫知所如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極言》:“﹝ 彭祖 之弟子﹞七八人,皆歷數(shù)百歲,在 殷 而各仙去。” 宋 曾鞏 《仙都觀三門記》:“ 建昌軍 南城縣 僊都觀 ,世傳 麻姑 於此僊去,故立祠在焉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過淮陰有感》詩之二:“我本 淮王 舊雞犬,不隨仙去落人間?!?/p>
(2).去世。死的婉辭。 宋 無名氏 《仁宗御容赴景陵宮奉安導(dǎo)引》詞:“彩云縹緲,海上隱三山,仙去莫能攀?!薄睹窛驹娫挕肪砩弦?宋 李昴英 詩注:“ 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樓,得熱疾,病中以簷溜濯足,連稱‘快哉’,未幾仙去。” 元 倪瓚 《畫竹》詩:“ 湖州 (指 宋 文同 )仙去三百禩, 坡翁 高絶孰與侶?” 明 吳承恩 《壽胡內(nèi)子張孺人六袠序》:“逮夫 雙洲 翁媼僊去, 西畹 已入官,而一切巨細(xì)不免叢孚其身矣?!?/p>
鶯花
亦作“鸎花”。1.鶯啼花開。泛指春日景色。 唐 杜甫 《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義寺》詩:“鶯花隨世界,樓閣倚山巔?!?宋 楊萬里 《丙申歲朝》詩:“仙家風(fēng)土閒中是,歲后鸎花報(bào)早無。” 清 孫枝蔚 《寒食對(duì)酒有懷兄弟》詩:“兄弟多年別,鶯花故國思?!?/p>
(2).借喻妓女。 元 石德玉 《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誰著你戀鶯花,輕性命,喪風(fēng)塵?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行路難》詩之十七:“名都鶯花發(fā)皓齒,知君眷眷嬋娟子?!?況周頤 《蕙風(fēng)詞話續(xù)編》卷二:“ 維揚(yáng) 本鶯花藪澤,自昔 新城 司李,狎主詞盟,紅橋冶春,香艷如昨?!?/p>
白玉蟾名句,感詠十解寄呈楊安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窮巷唯秋草,高僧獨(dú)扣門作者:劉禹錫作品:贈(zèng)別君素上人詩
- 寂寞寒潮遠(yuǎn),微茫煙浪昏
- 何似溫柔地,絲竹伴琴書作者:梁大年作品:水調(diào)歌頭(壽隱者·十一月初七)
- 深磧路移唯馬覺,斷蓬風(fēng)起與雕平作者:姚合作品:送獨(dú)孤煥評(píng)事赴豐州
- 馬駿初非凡眼識(shí),源深終與大川通作者:陸游作品:次韻邢德允見贈(zèng)
- 直木有正性,深源無亂波作者:王令作品:贈(zèng)杜漸子長
- 擬截白云鋪玉簟,好收明月貯金盤
- 詩造本情天下誦,學(xué)傳正統(tǒng)世儒宗作者:林亦之作品:同安撫趙子直餞朱晦菴於懷安二首得重字
- 筇枝倚壁知身健,衣焙殘香覺日長
- 蒼然老氣壓桃杏,笑我白發(fā)心尚孩作者:陸游作品:故蜀別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兩大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