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輪煽金剛,蕩然為尾閭
出自宋代韓元吉《遠(yuǎn)游十首》:
海水赴大壑,雷奔墮空虛。
火輪煽金剛,蕩然為尾閭。
一闔復(fù)一辟,乾坤猶戶樞。
萬生保靈根,至神守虛無。
嘗以物所歸,返觀天地初。
注釋參考
火輪
火輪 (huǒlún) 舊時稱輪船 steamer 指太陽 sun金剛
(1) [diamond]∶鉆石的略稱
(2) [king kong]∶美國三十年代拍攝一部怪獸電影,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,叫金剛
(3) [giant]∶比喻身材巨大、孔武有力的人
(4) [insect] 〈方〉∶某些昆蟲(如蒼蠅)的蛹
(5) [Buddha's warrior attendant]∶佛教指佛的侍從力士,手執(zhí)金剛杵(古印度兵器)
詳細(xì)解釋(1).即金剛石。因其極堅利,佛家視為希世之寶?!洞蟛胤〝?shù)》卷四一:“梵語跋折羅,華言金剛。此寳出於金中,色如紫英,百鍊不銷,至堅至利,可以切玉,世所希有,故名為寳?!薄短接[》卷八一三引 晉 郭□ 《玄中記》:“金剛出 天竺 大秦國 ,一名削玉刀,削玉如鐵刀削木,大者長尺許,小者如稻米?!?南朝 梁 沉約 《謝齊竟陵王示<華嚴(yán)><瓔珞>啟》:“法身與金剛齊固,常住與至理俱存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縛喝國》:“伽藍(lán)北有窣堵波,高二百餘尺,金剛泥涂,眾寳廁飾?!?季羨林 等校注:“梵文Vajra,音譯跋折羅,即金剛石。佛教之金剛常喻堅貞不壞?!?/p>
(2).引申喻如來之智慧。 唐 一行 《<大日經(jīng)>疏》卷十二:“金剛喻如來之秘密慧也。金剛無有法能破壞之者,而能破壞萬物,此智慧亦爾?!?/p>
(3).指金剛力士。執(zhí)金剛杵的佛的侍從力士。 宋 元照 《行宗記》卷二上:“金剛者,即侍從力士,手持金剛杵,因以為名?!?/p>
(4).指寺院山門內(nèi)所塑的天王像?!抖鼗妥兾募そ的ё兾摹罚骸叭T樓下素(塑)金剛,院院教畫丹青像?!?清 侯方域 《重修白云寺碑記》:“三年乃創(chuàng)大殿,建立三佛像,與夫金剛、羅漢、 韋馱 、伽藍(lán)之屬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誤相》:“纔進(jìn)得古剎迴廊,參了 韋馱 、謁了金剛?!?巴金 《爝火集·憶個舊》:“其實 李鑫 并不是身長丈二的金剛,然而他的人格放射出萬丈光芒?!?/p>
(5).見“ 金剛杵 ”。
(6).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(jīng)》略稱。 明 徐渭 《大蘇所書<金剛經(jīng)>石刻》:“《金剛》、《楞伽》二經(jīng),并 達(dá)磨 首舉以付學(xué)人者,而 文忠 并兩書之。”
(7).指五行中金的剛勁之氣。《晉書·地理志上》:“ 梁 者,言西方金剛之氣強(qiáng)梁,故因名焉?!?/p>
(8).方言。指某些昆蟲(如蒼蠅)的蛹。
蕩然
(1).放縱;無拘束。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論》:“ 魯連 其指意雖不合義,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,蕩然肆志,不詘於諸侯?!?宋 蘇洵 《詩論》:“吾法既已大棄而不顧,則人之好色與怨其父兄之心,將遂蕩然無所隔限。” 明 王廷相 《慎言·御民》:“夫法以治之,而猶有意外之奸,況蕩然自由乎?”
(2).毀壞;消失?!逗鬂h書·黨錮傳序》:“朝野崩離,綱紀(jì)文章蕩然矣?!?唐 白行簡 《李娃傳》:“歲餘,資財僕馬蕩然。” 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沉溺逝波,莫知所屆,文明真髓,頃刻蕩然?!?/p>
(3).坦蕩;寬大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“陛下邁蹤古圣,蕩然無忌,故雖敵國誹謗之言,咸肆其辭而無革諱。”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三:“﹝ 周太玄 ﹞昔標(biāo)懷道之志,今見蕩然之德,上合乾綱,下應(yīng)地紀(jì),依如仙格,合中品之上?!?宋 蘇軾 《因擒鬼章論西羌夏人事宜札子》:“若非心服,則吾雖蕩然開懷,待之如舊,能必其不叛乎?”
(4).空寂貌?!饵S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》:“十八界既空,一切皆空,唯有本心蕩然清凈?!?元 白樸 《東墻記》第二折:“小生 馬文輔 ,自從那日見了那小姐之后,朝則忘食,夜則廢寢,其心蕩然,如有所失?!?楊沫 《鄉(xiāng)思的朝和暮》:“如今蕩然的空場上,只留得他用來烤火的一個凹形大石缽。”
尾閭
(1).古代傳說中泄海水之處?!肚f子·秋水》:“天下之水,莫大於海,萬川歸之,不知何時止而不盈; 尾閭 泄之,不知何時已而不虛?!?成玄英 疏:“ 尾閭 者,泄海水之所也?!薄段倪x·嵇康<養(yǎng)生論>》:“自力服藥,半年一年,勞而未驗。志以厭衰,中路復(fù)廢,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?!?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:“ 尾閭 ,水之從海水出者也,一名 沃燋 ,在東大海之中。尾者,在百川之下故稱尾。閭者,聚也,水聚族之處,故稱閭也。” 唐 李德裕 《漏潭石》詩:“常疑六合外,未信 漆園 書,及此聞溪漏,方欣驗 尾閭 ?!?清 趙翼 《逃荒》詩:“安得 尾閭 籌洩水,盡收歸海出平疇?!?/p>
(2).泛指事物趨歸或傾泄之所。 清 魏源 《軍儲篇一》:“此漏不塞,雖萬物為金,陰陽為炭,不能供尾閭之壑?!?梁啟超 《新民論》第二節(jié):“民族帝國主義者何?其國民之實力,充於內(nèi)而不得不溢於外,於是汲汲焉求擴(kuò)張權(quán)力於他地,以為我尾閭?!?郭沫若 《創(chuàng)造十年》十二:“《季刊》和《周報》的標(biāo)準(zhǔn)太高,外來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,因而失掉不少的讀者,應(yīng)該要有一種日報來做尾閭,以銷納外來的投稿?!?/p>
韓元吉名句,遠(yuǎn)游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