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善括《過金陵有感和韻》:
五馬渡江思典午,祖龍謾鑿秦淮浦。
未登三代盛明時,曾是六朝文物祖。
中興事業(yè)由憂勤,風流千載還芬薰。
謝安王導(dǎo)亦可罪,至今遂使南北分。
注釋參考
五馬渡江
指 西晉 末 司馬氏 五王南渡 長江 ,于 建鄴 (今 南京 )建立 東晉 王朝事。《晉書·元帝紀》:“ 太安 之際,童謡云:‘五馬浮渡江,一馬化為龍?!菤q,王室淪覆,帝與 西陽 、 汝南 、 南頓 、 彭城 五王獲濟,而帝竟登大位焉?!钡壑?東晉 元帝 司馬睿 ,原為 瑯邪王 。 宋 王安石 《答張奉議》詩:“五馬渡江開國處,一牛吼地作菴人。”亦作“ 五馬浮江 ”。 唐 張說 《潁川夫人陳氏碑》:“五馬浮江,僑人占乎 南海 ?!?/p>
典午
(1).“司馬”的隱語?!度龂尽な裰尽ぷS周傳》:“ 周 語次,因書版示 立 曰:‘典午忽兮,月酉沒兮。’典午者,謂 司馬 也;月酉者,謂八月也。至八月而 文王 ( 司馬昭 )果崩?!?晉 帝姓 司馬 氏,后因以“典午”指 晉 朝?!稌x書·安帝恭帝紀論》:“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, 孫恩 豈金行之寇。”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畢四》:“當涂為 魏 ,典午為 晉 ,世率知之,而意義出處,或未明了。案……典,司也;午,馬也?!?柳亞子 《南社會于虎丘之張東陽祠,詩以紀之》:“莫笑過江典午鯽,豈無橫槊 建安 才!”
(2).“司馬”的隱語。指司馬之官職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居笠轂而掌兵,出蘭池而典午。” 唐 顏真卿 《鮮于公神道碑銘》:“ 邵陽 典午, 漢陽 紆組?!?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十:“ 宋文安公 《自禁庭謫鄜畤》詩云:‘九月一日奉急宣,連忙趨至閤門前。忽為典午知何罪,謫向 鄜州 更憮然!’蓋當時謫黜者,召至閤門受命乃行也?!?/p>
祖龍
(1).指 秦始皇 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》:“﹝三十六年﹞秋,使者從 關(guān) 東夜過 華陰 平舒道 ,有人持璧遮使者曰:‘為吾遺 滈池君 ?!蜓栽唬骸衲?祖龍 死?!?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祖,始也;龍,人君象。謂 始皇 也?!?唐 胡曾 《詠史詩·東?!罚骸白允?祖龍 先下世,不關(guān)無路到 蓬萊 。” 明 許時泉 《武陵春》:“只弄得 上蔡門 兔犬酸心, 望夷宮 馬鹿攢眉,鮑魚車風動 祖龍 歸,四海內(nèi)干戈鼎沸?!?清 梁佩蘭 《易水行》:“ 荊卿 不得刺 秦王 , 無且 在殿提藥囊,為謀不成實天意, 祖龍 膽落 荊卿 死?!?/p>
(2).借指其他帝王。 唐 溫庭筠 《湖陰詞》:“祖龍黃鬚珊瑚鞭,鐵驄金面青連錢。”按,《晉書·明帝紀》:“帝母 荀氏 , 燕 代 人,帝狀類外氏,鬚黃。”此指 晉明帝 。
秦淮
河名。流經(jīng) 南京 ,是 南京市 名勝之一。相傳 秦始皇 南巡至 龍藏浦 ,發(fā)現(xiàn)有王氣,于是鑿 方山 ,斷長壟為瀆入于 江 ,以泄王氣,故名 秦淮 。 唐 杜牧 《泊秦淮》詩:“煙籠寒水月籠沙,夜泊 秦淮 近酒家。” 南唐 李煜 《浪淘沙》詞:“想得玉樓瑤殿影,空照 秦淮 ?!?元 傅若金 《金陵晚眺》詩:“城下 秦淮 水,年年自落潮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聽稗》:“既是這等,且到 秦淮 水榭,一訪佳麗,倒也有趣!” 清 戴名世 《種樹說》:“頃余僑居 秦淮 之上,而城之西北多有間曠之地,居民多種樹為生?!?/p>
趙善括名句,過金陵有感和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