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元稹《酬劉猛見送》:
種花有顏色,異色即為妖。
養(yǎng)鳥惡羽翮,剪翮不待高。
非無剪傷者,物性難自逃。
百足雖捷捷,商羊亦翹翹。
伊余狷然質(zhì),謬入多士朝。
任氣有愎戇,容身寡朋曹。
愚狂偶似直,靜僻非敢驕。
一為毫發(fā)忤,十載山川遙。
爍鐵不在火,割肌不在刀。
險心露山岳,流語翻波濤。
六尺安敢主,方寸由自調(diào)。
神劍土不蝕,異布火不燋。
雖無二物姿,庶欲效一毫。
未能深蹙蹙,多謝相勞勞。
去去我移馬,遲遲君過橋。
云勢正橫壑,江流初滿槽。
持此慰遠(yuǎn)道,此之為舊交。
注釋參考
去去
去去 (qùqù) 越去越遠(yuǎn) the more forward you walk,the farther you go 念去去,千里煙波,暮靄沈沈楚天闊?!?宋· 柳永《雨霖鈴》詞遲遲
遲遲 (chíchí) 行動比必要的或有時是想象的更為緩慢,久久不能完成 slow 遲遲得不到結(jié)果 遲緩;拖延時間 delay 遲遲才作出判決過橋
迷信風(fēng)俗,“做七”時的一種儀式。 歐陽山 《三家巷》十七:“ 區(qū)細(xì) 和 區(qū)卓 捧著 區(qū)桃 的靈牌,到門口外面去‘過橋’。橋是竹枝扎成的,上面糊著金色的紙和銀色的紙,一共有兩座,一座叫金橋,一座叫銀橋。正位師姑宣讀了手卷,吹鼓手奏起‘三皈依’的樂章來,師姑們齊聲念唱。每唱一節(jié),正位師姑用手卷在橋上一指,靈牌就往上挪動一級。到了橋頂,又往下降;過了金橋,又過銀橋, 周炳 一直看到過完了橋,才告辭回家?!?/p>
元稹名句,酬劉猛見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