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鮑溶《岐路》
北風(fēng)送微寒,徒侶勤遠(yuǎn)征。憂人席不暖,殘月馬上明。
飄飄岐路間,長見日初生。重嶂曉色淺,疏猿寒啼清。
人間多岐路,??纸K身行。回見四方人,車輪無留聲。
空谷亦堪隱,下田非懶耕。古人有遺訓(xùn),飽食非親榮。
我生禮義鄉(xiāng),少小見太平。圣賢猶羈旅,況復(fù)非其名。
注釋參考
人間
人間 (rénjiān) 指整個人類社會;世間 man’s world;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間?!鳌?于謙《石灰吟》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》岐路
(1).岔路?!读凶印ふf符》:“ 楊子 之鄰人亡羊,既率其黨,又請 楊氏 之豎追之。 楊子 曰:‘嘻!亡一羊,何追者之眾?’鄰人曰:‘多岐路。’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詩:“美女妖且閑,採桑岐路間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僧榻傳音》:“事參商,心悒怏,岐路多亡羊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叭松媳倍噌罚瑢⑾嗌裣?,也要凡人做?!?/p>
(2).指離別分手處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風(fēng)操》:“別易會難,古人所重; 江 南餞道,下泣言離……北間風(fēng)俗,不屑此事,岐路言離,歡笑分首?!?唐 王勃 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詩:“海內(nèi)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。無為在岐路,兒女共沾巾?!?/p>
(3).比喻官場中險易難測的前途。《后漢書·鄧彪等傳論》:“統(tǒng)之,方軌易因,險涂難御。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,遲遲於岐路之間也?!?唐 元稹 《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》詩之三:“滿身沙蝨無防處,獨腳山魈不奈何。甘受鬼神侵骨髓,常憂岐路處風(fēng)波?!?/p>
(4).不正當(dāng)?shù)耐緩健?唐 張固 《幽閑鼓吹》:“ 德裕 為兵部尚書,自得岐路,必當(dāng)大拜,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?!?/p>
(5).即岐路人。江湖藝人。 明 朱有燉 《半夜朝元》第一折:“便休將財物逞,則俺這潑岐路恩情似畫餅?!?/p>
身行
(1).操行;品行?!盾髯印じ粐罚骸叭嗜酥脟?,將脩志意,正身行。” 漢 賈誼 《新書·輔佐》:“正身行,廣教化,修禮樂,以美風(fēng)俗?!?/p>
(2).親自執(zhí)行?!妒酚洝だ钏沽袀鳌罚骸拔粽?司城子罕 相 宋 ,身行刑罰,以威行之,朞年遂劫其君?!?/p>
(3).只身行走。 宋 蘇軾 《龜山》詩:“身行萬里半天下,僧臥一菴初白頭。”《封神演義》第五二回:“ 聞太師 曰:‘吾非不能遁回 朝歌 見天子,再整大兵,以圖恢復(fù)。只人馬累贅,豈可捨此身行?’” 清 翁方綱 《歐陽文忠明妃曲和王介甫作》:“身行不遇中國人,馬上自作思?xì)w曲。”
鮑溶名句,岐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友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