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岳《次韻蕭同年古意》:
春拜有耕夫,扣角臥林麓。
朝饑不能忍,肯受世熏沐。
脫身從牛衣,入耳皆狗曲。
何如一蓑寒,風(fēng)雨立於獨(dú)。
人言骨相屯,自信亦良篤。
空山多白云,萬此空有足。
幽然閨中秀,不如倚市門。
彼美林下風(fēng),不如刺繡文。
冰懷獨(dú)耿耿,寧入俗眼觀。
歲月不我留,老蒼眉宇間。
舉世無與娛,逝方從綺園。
一歌一嘆息,寘此忽復(fù)論。
注釋參考
嘆息
嘆息 (tànxī) 嘆氣 sigh;heave a sigh 惟聞女嘆息?!稑犯娂つ咎m詩》 未嘗不嘆息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聞琵琶已嘆息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倚杖自嘆息?!啤?杜甫《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 僅嘆息曰?!顿Y治通鑒》 御史嘆息去。——清· 張廷玉《明史》 制府繞階嘆息,知變生肘腋,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。——清· 魏源《圣武紀(jì)》 嘆美;贊嘆 praise;gasp in admiration 姑娘此時(shí),除了心中感激,點(diǎn)頭嘆息之外,再無別話。——《兒女英雄傳》方岳名句,次韻蕭同年古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