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行勿相違,常體三光不昧
出自元代王處一《驀山溪 贈(zèng)都下門人》:
都城吾輩,辦道休生退。
百行勿相違,常體三光不昧。
天玄地妙,真慧撮靈明,親益友,論長生,此理應(yīng)無賽。
太平逸樂,亙古真無壞。
一?;?,兩道光明作對(duì)。
人天法界,隨處*心香,超造化,越娑婆,穩(wěn)赴
注釋參考
百行
各種品行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氓》“士之耽兮,猶可説也” 漢 鄭玄 箋:“士有百行,可以功過相除?!?三國 魏 嵇康 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故君子百行,殊途而同致。”《舊唐書·孝友傳·劉君良》:“士有百行,孝敬為先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幾言諫父》:“妾豈愛一身,誤君百行?!?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論語·陽貨篇四》:“五常百行,何一而不以恭、寬、信、敏、惠行之?五常百行,道也?!?/p>
相違
(1).互相避開。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有淖于前,乃皆左右相違於淖。”
(2).彼此違背。 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世與我而相違,復(fù)駕言兮焉求?” 宋 蘇軾 《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》:“直知難共語,不是故相違?!?孫犁 《秀露集·耕堂讀書記(二)》:“然泛覽古人日記,實(shí)與此道相違?!?/p>
常體
(1).猶通例?!盾髯印s辱》:“樂易者常壽長,憂險(xiǎn)者常夭折,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。”《后漢書·鄧張徐張胡傳論》:“懷祿以圖存者,仕子之恒情;審能而就列者,出身之常體。”《魏書·食貨志》:“輸京之時(shí),聽其即納,不得雜合,違失常體。”
(2).固定的格式?!赌鲜贰埳蹅鳌罚骸胺蛭呢M有常體,但以有體為常。”
(3).平素的風(fēng)格。 唐 殷璠 《河岳英靈集》卷中 崔顥 詩評(píng)語:“ 顥 年少為詩,名陷輕薄,晚節(jié)忽變常體,風(fēng)骨凜然,一窺塞垣,説盡戎旅?!?/p>
三光
三光 (sānguāng) 古時(shí)指日、月、星 the sun, the moon and stars不昧
(1).不忘?!兑葜軙ね鯐?huì)》:“佩之令之不昧?!?孔晁 注:“不昧,不忘也?!?唐 杜甫 《催宗文樹雞柵》詩:“不昧風(fēng)雨晨,亂離減憂慼?!?宋 曾鞏 《左仆射門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》:“尚其不昧,服此茂恩。”
(2).不晦暗,明亮?!独献印罚骸捌渖喜话墸湎虏幻??!?/p>
(3).不損壞;不湮滅。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雪賦》:“玄陰凝,不昧其潔?!?唐 杜甫 《迴棹》詩:“吾家碑不昧, 王氏 井依然?!?冰心 《<寄小讀者>四版自序》:“感謝上帝,在我最初一靈不昧的入世之日,已予我以心靈永久的皈依和寄托?!?/p>
王處一名句,驀山溪 贈(zèng)都下門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紅臉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