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地之道,博也、厚也、高也、明也、悠也、久也。
出自先秦 子思《中庸·第二十六章》:
摘自《中庸·第二十六章》
解釋:大地的法則,就是廣博、深厚、高大、光明、悠遠(yuǎn)、長(zhǎng)久。
原文摘要:
故至誠無息。不息則久,久則征。征則悠遠(yuǎn)。悠遠(yuǎn),則博厚。博厚,則高明。博厚,所以載物也。高明,所以覆物也。悠久,所以成物也。博厚,配地。高明,配天。悠久,無疆。如此者,不見而章,不動(dòng)而變,無為而成。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其為物不貳,則其生物不測(cè)。天地之道,博也、厚也、高也、明也、悠也、久也。今夫天斯昭昭之多,及其無窮也,日月星辰系焉,萬物覆焉。今夫地一撮土之多,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,振河海而不洩,萬物載焉。今夫山一卷石之多,及其廣大,草木生之,禽獸居之,寶藏興焉。今夫水,一勺之多,及其不測(cè),黿、鼉、蛟、龍、魚、鱉生焉,貨財(cái)殖焉。詩云,“維天之命,于穆不已?!鄙w曰,天之所以為天也。“于乎不顯,文王之德之純?!鄙w曰,文王之所以為文也。純亦不已
注釋參考
天地
天地 (tiāndì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會(huì) heaven and earth;universe;world 天地山川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天地之聞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動(dòng)天地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比喻人們活動(dòng)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;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,自然界 nature;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?!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?天地百法乎?!濉?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調(diào)劑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養(yǎng)人也。子思名句,中庸·第二十六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