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十有二月,朞三日六旬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李德秀致即席賦五言十韻用韻答之》:
冬十有二月,朞三日六旬。
高懷局宇宙,良會惜參辰。
乘興訪安道,扣窗呼孔賓。
襲人薰蕙若,奪目爛犀珍。
風景乾吟筆,林花眩醉裀。
溪山逢舊識,水竹樂閒人。
歲簽逡巡換,春煒次第新。
撫時嗟易失,涉道渺無因。
循物探天運,冥心觀我身。
相期共無斁,不與跡同陳。
注釋參考
二月
中篇小說。柔石作。1929年發(fā)表。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(zhèn)小學任教,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。蕭因同情、資助在北伐戰(zhàn)爭中犧牲的老同學的寡妻文嫂,而招致非議和誣蔑。為了徹底幫助文嫂,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,娶文嫂為妻,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。文嫂終于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。蕭澗秋受此打擊,毅然離開芙蓉鎮(zhèn),陶嵐決意隨他而去。三日
(1).三天。《易·蠱》:“利涉大川,往有事也,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。”
(2).一個月的第三天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吳質書》:“二月三日, 丕 白:歲月易得,別來行復四年?!?/p>
(3).指三月三日上巳節(jié)。 晉 潘尼 《三月三日洛水》詩:“聊為三日游,方駕結龍旂?!?/p>
魏了翁名句,李德秀致即席賦五言十韻用韻答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