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鈞《樊噲》:
后黨興戎釁已成,龍髯忽墮幸逃生。
不于呂禍身先死,未必終能保令名。
注釋參考
后黨
皇后、太后的親族或與皇后、太后利害關(guān)系一致的人所結(jié)成的政治集團。 晉 庾亮 《讓中書令表》:“是以前后二 漢 ,咸以抑后黨安,進婚族危。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(jié):“ 達磨 贊普無子,王后 綝氏 立內(nèi)侄 乞離胡 為贊普。大相 結(jié)都那 反對立異姓子,被后黨殺死?!?/p>
興戎
發(fā)動戰(zhàn)爭;引起爭端?!稌ご笥碇儭罚骸拔┛诔龊门d戎,朕言不再?!?孔穎達 疏:“興戎,謂疾人而動甲兵?!薄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癌z 穆姬 ﹞曰:‘上天降災(zāi),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,而以興戎?!?宋 程頤 《四箴·言箴》:“矧是樞機,興戎出好;吉兇榮辱,惟其所召?!?/p>
龍髯
亦作“ 龍髥 ”。1.龍之須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 黃帝 采 首山 銅,鑄鼎於 荊山 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髯下迎 黃帝 。 黃帝 上騎,羣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餘人,龍乃上去。餘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龍髯,龍髯拔,墮,墮 黃帝 之弓。百姓仰望 黃帝 即上天,乃抱其弓與胡髯號,故后世因名其處曰 鼎湖 ,其弓曰烏號?!焙笥脼榛实廴ナ乐洹?唐 李嶠 《汾陰行》:“自從天子向 秦關(guān) ,玉輦金車不復(fù)還。珠簾羽扇長寂寞, 鼎湖 龍髯安可攀?” 清 顧炎武 《謁欑宮文》之一:“行年五十,慨駒隙之難留;涉路三千,望龍髯而愈遠?!?清 葉方藹 《授職翰林學(xué)士感恩述懷》詩:“身離牛口驚還在,夢挽龍髥恨不廻?!?梁啟超 《中國積弱溯源論》第四節(jié):“而 文宗 顯皇帝 ,復(fù)為 英 法 聯(lián)軍所迫,北狩 熱河 , 鼎湖 一去,龍髯不返?!?/p>
(2).帝王之須。 唐 李遠 《贈寫御容李長史》詩:“玉座塵消硯水清,龍髯不動綵毫輕。”
(3).喻松葉;松。 唐 李賀 《五粒小松歌》:“緑波浸葉滿濃光,細束龍髯鉸刀剪?!?宋 王安石 《道傍大松人取為明》詩:“虬甲龍髯不易攀,亭亭千尺蔭南山。”
逃生
[flee for one's life;escape with one's life;fly] 逃出險境,以求生存
霍克伯里河及其支流全部泛濫,災(zāi)情那么嚴重,農(nóng)民們不得不趕快逃生
死里逃生
詳細解釋逃出危險境地,以保全生命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二:“欲待望本陣里逃生,見一騎馬悄如飛到?!?元 鄭廷玉 《楚昭公》第三折:“慌速速的強逃生,急煎煎的甘受苦?!?許杰 《鄰居》四:“那里,便是他早晨逃生的一條門路。”
徐鈞名句,樊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快來答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