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楊柳枝二十韻》:
小妓攜桃葉,新聲蹋柳枝。
妝成剪燭后,醉起拂衫時。
繡履嬌行緩,花筵笑上遲。
身輕委回雪,羅薄透凝脂。
笙引簧頻暖,箏催柱數(shù)移。
樂童翻怨調(diào),才子與妍詞。
便想人如樹,先將發(fā)比絲。
風(fēng)條搖兩帶,煙葉貼雙眉。
口動櫻桃破,鬟低翡翠垂。
枝柔腰裊娜,荑嫩手葳蕤。
唳鶴晴呼侶,哀猿夜叫兒。
玉敲音歷歷,珠貫字累累。
袖為收聲點(diǎn),釵因赴節(jié)遺。
重重遍頭別,一一拍心知。
塞北愁攀折,江南苦別離。
黃遮金谷岸,綠映杏園池。
春惜芳華好,秋憐顏色衰。
取來歌里唱,勝向笛中吹。
曲罷那能別,情多不自持。
纏頭無別物,一首斷腸詩。
注釋參考
重重
重重 (chóngchóng) 很多層 ring upon ring 重重圍住 許多 numerous 矛盾重重 充滿 full of 煩惱重重一一
一一 (yīyī) 一個一個地;依次地 one by one;one after another 一一檢查 好一一聽之。——《韓非子·內(nèi)諸說上》 一一以葉自彰。——三國魏·邯鄲淳《笑林》 一一為具言。——晉·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一一自辨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 一一詳述之?!濉し桨丢z中雜記》心知
心智。知,同“ 智 ”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夫民有血?dú)庑闹裕鵁o哀樂喜怒之常?!?陸德明 釋文:“知,音智?!薄杜f唐書·柳公綽傳》:“寒暑滿天地之間,浹肌膚於外;好愛溢耳目之前,誘心知於內(nèi)?!?清 戴震 《孟子字義疏證·性》:“人之血?dú)庑闹?,原於天地之化者也?!?/p>
猶知心。指好友或情人。 唐 嚴(yán)維 《丹陽送韋參軍》詩:“ 丹陽 郭里送行舟,一別心知兩地秋。” 唐 李咸用 《送進(jìn)士劉松》詩:“滔滔皆 魯 客,難得是心知?!?明 馮夢龍 《山歌·素帕》:“不寫情詞不寫詩,一方素帕寄心知。”
白居易名句,楊柳枝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時升見惠芍藥三朵作詩謝之二首——— 郭印〔宋代〕
- 杭正月十七夜用韻——— 方回〔宋代〕
- 冬朝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緣識——— 宋太宗〔宋代〕
- 折桂令——— 劉庭信〔元代〕
- 摸魚兒·記年時人人何處——— 何夢桂〔宋代〕
- 開元寺凌虛閣對雪寄解唐卿——— 陳洎〔宋代〕
- 南鄉(xiāng)子(除夕又作)——— 李處全〔宋代〕
- 次韻當(dāng)陽沈知縣送行——— 項(xiàng)安世〔宋代〕
- 病起——— 金君卿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