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送孫秀才》:
高門煌煌赫如赭,勢利聲名爭借假。
嗟哉子獨不顧之,訪我千山一羸馬。
明珠渡水覆舟失,贈我璣貝猶滿把。
遲遲顧我不欲去,問我無窮慚報寡。
時之所棄子獨向,無乃與世異取舍。
注釋參考
棄子
被父母遺棄的嬰幼兒。 清 唐甄 《潛書·恤孤》:“ 蘇州 有育嬰之堂,以收棄子。凡窮民之不得有其子者,則送之堂中?!?/p>
獨向
見“ 獨鄉(xiāng) ”。
無乃
無乃 (wúnǎi) 表示委婉反問。不是;豈不是 wouldn’t that be…? 無乃爾是過與?!墩撜Z·季氏》 無乃不可乎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》取舍
[accept or reject;make one's choice] 采取或舍棄;選擇
取舍得當
詳細解釋見“ 取舍 ”。
亦作“ 取捨 ”。擇用與棄置;選擇?!秴问洗呵铩ふ_徒》:“不能教者,志氣不和,取舍數(shù)變,固無恒心。”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為人主計者,莫如先審取舍?!?顏師古 注:“取謂所擇用也,舍謂所棄置也。” 宋 蘇軾 《賀韓丞相再入啟》:“強足以濟艱難,勇足以斷取捨。” 黃宗英 《美麗的眼睛》:“光明啊,你的記憶儲存很別致,取舍也鮮明。”
亦作“ 取捨 ”。行止?!盾髯印s辱》:“其定取舍楛僈,是其所以危也?!?明 張綸 《林泉隨筆》:“使其取舍進退一以至公而不揚人闇昧之失,以顯其讁,亦何不可之有哉?!?/p>
歐陽修名句,送孫秀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