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鄧肅《陳大夫華嚴閣》:
星郎德望欲摩天,坎止流行任自然。
直道不回真鐵石,高懷未老已林泉。
宗門夙了風(fēng)幡動,杰閣聊修香火緣。
顧我驅(qū)馳成底事,羨公真是地行仙。
注釋參考
直道
(1).古道路名。(秦始皇)三十五年(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)命 蒙恬 開筑,北起 九原 (今 內(nèi)蒙古 包頭市 西北),南至 云陽 (今 陜西 淳化 西北),是聯(lián)結(jié) 關(guān)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(qū)的主要通道。《史記·蒙恬列傳論》:“吾適北邊,自 直道 歸,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筑 長城 亭障,塹山堙谷,通 直道 ,固輕百姓力矣?!薄缎旅裢韴蟆?984.6.8:“‘ 秦始皇 直道 ’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(guī)模進攻的寬闊大道……全長一千四百里。由于是‘直道’,因此遇山開山,遇溝填溝,工程十分浩大?!?/p>
(2).泛指直的路。《北史·張衡傳》:“帝上 太行 ,開直道九十里,以抵其宅?!薄段簳ぬ婕o(jì)》:“車駕將北還,發(fā)卒萬人治直道?!?/p>
(3).猶正道。指確當(dāng)?shù)牡览?、?zhǔn)則?!抖Y記·雜記》:“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。”《韓非子·三守》:“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,而忠直日疏?!?唐 呂巖 《促拍滿路花》詞:“是非海里,直道作人難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一二:“﹝ 朱熹 ﹞慨然嘆息道:‘看此世界,直道終不可行!’” 魯迅 《墳·論“費厄潑賴”應(yīng)該緩行》五:“‘犯而不校’是恕道,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’是直道?!?/p>
不回
正直,不行邪僻?!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骸柏M弟君子,求福不回。” 高亨 注:“回,邪僻。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?!薄逗鬂h書·侯霸傳》:“﹝ 霸 ﹞在位明察守正,奉公不回?!薄缎绿茣ほ棵纻鳌罚骸癌z 士美 ﹞自拾遺七遷至中書舍人,處事不回,為宰相 元載 所忌?!?明 何景明 《用直篇》:“行高而不回,言危而不遜。”
鐵石
(1).鐵礦石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率性》:“夫鐵石天然,尚為鍛鍊者變易故質(zhì)。”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衛(wèi)颯》:“ 耒陽縣 出鐵石,佗郡民庶常依因聚會,私為冶鑄?!?/p>
(2).鐵和石。比喻堅定不移?!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(jì)》“燒丞相長史 王必 營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陰澹 《魏武故事》:“領(lǐng)長史 王必 ,是吾披荊斬棘時吏也。忠能勤事,心如鐵石,國之良吏也?!薄稌x書·忠義傳序》:“捐軀若得其所,烈士不愛其存。故能守鐵石之深衷,厲松筠之雅操?!?金 周昂 《孫資深歲寒堂》詩:“此心鐵石無人會,唯有庭前柏樹知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送劉養(yǎng)和侍御謫金壇》詩:“風(fēng)霜華杪留顏色,鐵石人間識肺腑?!?/p>
高懷
大志;高尚的胸懷。 南朝 梁 荀濟 《贈陰梁州》詩:“徒然懷伏劍,終無報國士。高懷不可忘,劍意何能已?!?唐 杜甫 《贈鄭十八賁》詩:“高懷見物理,識者安肯哂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耳卜》:“咄咄晨昏,嘆高懷莫副?!?/p>
林泉
(1).山林與泉石。《梁書·處士傳·庾詵》:“經(jīng)史百家無不該綜,緯候書射,棊筭機巧,并一時之絶。而性記夷簡,特愛林泉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此箇閤兒雖小,其間趣不讓林泉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許渾》:“ 渾 樂林泉,亦慷慨悲歌之士,登高懷古,已見壯心。”
(2).指隱居之地。 唐 駱賓王 《上兗州張司馬啟》:“雖則放曠林泉,頗得閒居之趣?!薄杜f唐書·隱逸傳·崔覲》:“為儒不樂仕進,以耕稼為業(yè)……夫婦林泉相對,以嘯詠自娛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拔易越褚院?,縱然終老林泉,便算榮逾臺閣?!?/p>
鄧肅名句,陳大夫華嚴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