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行人已遠,空馀淚滴回潮
出自唐代劉長卿《蛇浦橋下重送嚴維》:
秋風颯颯鳴條,風月相和寂寥。
黃葉一離一別,青山暮暮朝朝。
寒江漸出高岸,古木猶依斷橋。
明日行人已遠,空馀淚滴回潮。
注釋參考
明日
明日 (míngrì) 明天 tomorrow 明日復明日 明日去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 明日徐公來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》 明日造朝?!啤?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行人
行人 (xíngrén)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稱 pedestrian 會其行人發(fā)露,瓚亦梟夷,故使鋒芒錯縮,厥圖不果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行人駐足聽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回潮
回潮 (huícháo) 原指已經(jīng)曬干或烤干的東西又變潮濕 regain;moiture regain 比喻已消失的事物或習慣又重新出現(xiàn)(多用于貶義) relapse;resurgence;reversion劉長卿名句,蛇浦橋下重送嚴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0
糾錯
猜你喜歡
詩詞推薦
最新應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