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知太守為民意,與民歡然無怨嗟
出自宋代鄭獬《山陽太守見招值病以長句謝之》:
山陽大都天下夸,長淮蟠山無垠涯。
春風萬里漢東來,流輝泱漭不可遮。
繞城樓臺滿空紫,瓦光碧滑流成波。
東園花草趁姿媚。
真珠蓓蕾黃金芽。
太守政閒日無事,隼旟聊駐朱輪車。
寶明簪裾盡賢彥,金盆瀉酒成飛花。
山河喧咽歌管外,舞裾繡畫金縷霞。
都人來從無居人,飛塵雜沓何繁華。
固知太守為民意,與民歡然無怨嗟。
明日邀我復同游,我已病酒醉在家。
伏枕不得從車塵,坐見落日啼棲鴉。
注釋參考
太守
太守 (tàishǒu) 漢朝設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。隋唐后的刺史、知府也別稱太守 prefect 太守即遣人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太守自謂也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太守與客來飲。 太守宴也。民意
民意 (mínyì) 人民群眾的共同的、普遍的思想或意愿 popular will (opinion);will of the people歡然
喜悅貌。 漢 王褒 《圣主得賢臣頌》:“故圣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(yè),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,上下俱欲,懽然交欣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五:“傾蓋懽然,呼酒對飲?!?陳去病 《論戲劇之有益》:“我不得已,冠胡冠……以見我伯叔兄弟,接我親戚朋友,而后我伯叔我昆弟我親戚朋友乃始懽然釋然而怡然慰焉。”
怨嗟
怨恨嘆息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南還道中送贈劉諮議別》詩:“握手分岐路,臨川何怨嗟。” 唐 杜甫 《古柏行》:“志士幽人莫怨嗟,古來材大難為用?!?明 王錂 《尋親記·遣役》:“若有錢來買放,何必怨嗟,何必疑惑?!?陳毅 《贛南游擊詞》:“莫怨嗟,穩(wěn)腳度年華?!?/p>
鄭獬名句,山陽太守見招值病以長句謝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