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魏了翁《真除后謾記所見》:
晨將榜子關(guān)賓合,輦出房時(shí)已奏知。
陛對(duì)臣寮才下殿,朱衣絲履上東墀。
注釋參考
陛對(duì)
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詢。《宋史·徽宗紀(jì)四》:“乙未,詔監(jiān)司未經(jīng)陛對(duì)毋得之任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神宗熙寧四年》:“ 贄 初除御史,未及陛對(duì),即奏論:‘ 亳州 獄起,小人意在傾 富弼 以市進(jìn)?!?/p>
臣寮
(1).同“ 臣僚 ”。 宋 蘇洵 《議修禮書狀》:“后聞臣寮上言,以為祖宗所行,不能無(wú)過(guò)差不經(jīng)之事,欲盡芟去,無(wú)使存録?!薄睹魇贰むu緝弋謙等傳贊》:“ 明 自 太祖 開基,廣開言路,中外臣寮,建言不拘所職,草野微賤,奏章咸得上聞?!?/p>
(2).猶僚屬。 唐 元稹 《唐故開府儀同三司南陽(yáng)郡王張公碑文》:“ 元和 之二年, 潤(rùn) 帥 錡 求覲京師。既許之,不克覲。辱中貴人,殺其臣寮以令下?!?/p>
朱衣
(1).大紅色的公服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孟夏之月﹞天子居明堂左個(gè),乘朱路,駕赤駵,載赤旂,衣朱衣,服赤玉?!薄顿Y治通鑒·宋文帝元嘉三十年》:“甲子,宮門未開, 劭 以朱衣加戎服上,乘畫輪車,與 蕭斌 共載,衛(wèi)從如常入朝之儀?!?胡三省 注:“朱衣,太子入朝之服?!?/p>
(2). 唐 宋 四、五品官員所著的緋服。 唐 杜牧 《新轉(zhuǎn)南曹出守吳興書此篇以自見志》詩(shī):“捧詔 汀洲 去,全家羽翼飛。喜拋新錦帳,榮借舊朱衣?!?/p>
(3).穿著朱衣的職官?!逗鬂h書·蔡邕傳》:“臣自在宰府,及備朱衣,迎氣五郊,而車駕稀出。” 李賢 注:“朱衣,謂祭官也?!?宋 徐鉉 《送劉山陽(yáng)》詩(shī):“舊族知名士,朱衣宰 楚 城。” 清 唐孫華 《讀梅村先生<鹿樵紀(jì)聞>有感題長(zhǎng)句》之六:“東市朱衣多裹血,西臺(tái)紅淚與招魂?!?/p>
(4).穿朱衣。指入仕、升官。 宋 王讜 《唐語(yǔ)林·補(bǔ)遺三》:“ 敏中 始婚也,已朱衣矣?!?/p>
(5).指朱衣使者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(yáng)消夏錄五》:“赫赫科條,袖里常存惟白簡(jiǎn);明明案牘,簾前何處有朱衣?!眳⒁姟?朱衣使者 ”。
絲履
以絲織品制成的鞋。古代為華貴的服飾。 漢 賈誼 《治安策》:“今民賣僮者,為之繡衣絲履偏諸緣,內(nèi)之閑中,是古天子后服,所以廟而不宴者也,而庶人得以衣婢妾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遂古篇》:“班君絲履,游 泰山 兮;人鬼之際,有隱淪兮?!?南朝 梁武帝 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頭上金釵十二行,足下絲履五文章?!?/p>
魏了翁名句,真除后謾記所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