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館漸佳天漸暖,一游應(yīng)許奉平津。
出自宋代李至《尚欠四章別成十首強抽思更續(xù)殘篇篇既一而意》:
池館漸佳天漸暖,一游應(yīng)許奉平津。
注釋參考
池館
亦作“ 池舘 ”。池苑館舍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游后園賦》:“惠氣湛兮帷殿肅,清陰起兮池館涼?!?宋 韓維 《登湖光亭》詩:“雪盡塵消徑露沙,公家池舘似山家?!?清 姚椿 《<喬處士遺集>序》:“侍御有池館在 柘溪 ,去城絶遠(yuǎn)?!?/p>
應(yīng)許
答應(yīng),允許。 清 李漁 《意中緣·設(shè)計》:“你就要辭也辭不脫了,落得做個人情,應(yīng)許了罷。” 廬隱 《兩個小學(xué)生》:“還有他爹縱著他,說甚么請愿是法律應(yīng)許的行為,不能干涉啦?!?冰心 《斯人獨憔悴》:“看他們請愿的條件,哪一條是辦得到的?就是都辦得到,政府也決然不肯應(yīng)許,恐怕啟學(xué)生干政之漸?!?/p>
平津
(1).坦途;大道。 晉 陶潛 《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(yuǎn)》詩:“平津茍不由,棲遲詎為拙?寄意一言外,茲契誰能別!” 唐 曇翼 《招隱》詩:“連峯數(shù)千里,修林帶平津?!?/p>
(2).古地名。 漢 時為 平津邑 , 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 ,即此。后多用為典,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。 前蜀 貫休 《酬韋相公見寄》詩:“空諷 平津 好珠玉,不知更得及門么?” 宋 歐陽修 《寄題相州榮歸堂》詩:“不須授簡樽前客,好學(xué) 平津 自有文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東萊行》詩:“侍中叩閣數(shù)彊諫,上書對仗彈 平津 ?!?/p>
(3).舊時 北平 (今 北京 、 天津 )的并稱。 茅盾 《歡迎古物》:“ 平 津 尚未陷落,而古物已經(jīng)裝箱待運?!?/p>
李至名句,尚欠四章別成十首強抽思更續(xù)殘篇篇既一而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