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缽一粒飯,農家一滴血
出自宋代釋紹曇《偈頌一百一十七首》:
僧缽一粒飯,農家一滴血。
戰(zhàn)爭收拾歸,知費幾牙頰。
明璣杵白,別甑炊香。
伴客地爐燒榾柮,無賓主話商量。
切忌增金以黃。
注釋參考
農家
農家 (nóngjiā) 農戶 peasant family 先秦時期反映農業(yè)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流派。又稱“農家流” Agriculturist滴血
(1).舊時用血辨別親屬真?zhèn)沃?。據說至親之血,共滴水中則相凝合,驗尸時,以生者之血滴死者骨上則滲入。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滴血》:“驗尸有滴血之法,其來已久……然則滴血之法,其起于六朝歟?”參見“ 滴骨親 ”。
(2).指杜鵑的啼鳴。相傳杜鵑啼至滴血乃止。 唐 陸龜蒙 《子規(guī)》詩:“高處已應聞滴血,山榴一夜幾枝紅?!?唐 韓偓 《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》詩:“ 蜀 魄未歸長滴血,祇應偏滴此叢多?!?/p>
釋紹曇名句,偈頌一百一十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