蠻子朝,泛皮船兮渡繩橋,來自巂州道路遙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蠻子朝-刺將驕而相備位也》:
蠻子朝,泛皮船兮渡繩橋,來自巂州道路遙。
入界先經(jīng)蜀川過,蜀將收功先表賀。
臣聞云南六詔蠻,東連牂牁西連蕃。
六詔星居初瑣碎,合為一詔漸強(qiáng)大。
開元皇帝雖圣神,唯蠻倔強(qiáng)不來賓。
鮮于仲通六萬卒,征蠻一陣全軍沒。
至今西洱河岸邊,箭孔刀痕滿枯骨。
誰知今日慕華風(fēng),不勞一人蠻自通。
誠由陛下休明德,亦賴微臣誘諭功。
德宗省表知如此,笑令中使迎蠻子。
蠻子導(dǎo)從者誰何,摩挲俗羽雙隈伽。
清平官持赤藤杖,大將軍系金呿嗟。
異牟尋男尋閣勸,特敕召對延英殿。
上心貴在懷遠(yuǎn)蠻,引臨玉座近天顏。
冕旒不垂親勞俫。
賜衣賜食移時對。
移時對,不可得,大臣相看有羨色。
可憐宰相拖紫佩金章,朝日唯聞對一刻。
注釋參考
蠻子
蠻子 (mánzi) 舊時北方人譏稱南方人 the southerners 對男子的鄙稱 man皮船
(1).古時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戰(zhàn)船?!稌x書·慕容垂載記》:“遂徙營就 西津 ,為牛皮船百餘艘,載疑兵列杖,溯流而上?!薄顿Y治通鑒·后周世宗顯德三年》:“ 太祖皇帝 乘皮船入 壽春 壕中,城上發(fā)連弩射之,矢大如屋椽?!?胡三省 注:“皮船,縫牛皮為之?!?/p>
(2). 川 藏 高原地帶急流河道中用樹枝作骨架、外蒙牦牛皮的船。 唐 白居易 《蠻子朝》詩:“汎皮船兮渡繩橋,來自 巂州 道路遙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七:“萬山叢矗,中遶洶溪,皮船笮橋,曲折一綫?!?/p>
繩橋
用繩索連結(jié)兩岸,鋪以竹木而成的橋。 唐 杜甫 《寄董卿嘉榮十韻》:“下臨千仞雪,卻背五繩橋?!?宋 范成大 《吳船錄》卷上:“將至 青城 ,當(dāng)再渡繩橋。每橋長百二十丈,分為五架。橋之廣,十二繩排連之,上布竹笆,攢立大木數(shù)十於江沙中,輦石固其根,每數(shù)十木作一架,掛橋於半空,大風(fēng)過之,掀舉幡然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六·彭氏詩》:“絶壁繩橋萬壑深,春風(fēng)何意此登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