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揚韶景靜,澹蕩霽煙橫
出自唐代金厚載《風(fēng)不鳴條》:
寂寂曙風(fēng)生,遲遲散野輕。
露華搖有滴,林葉裊無聲。
暗剪叢芳發(fā),空傳谷鳥鳴。
悠揚韶景靜,澹蕩霽煙橫。
遠(yuǎn)水波瀾息,荒郊草樹榮。
吾君垂至化,萬類共澄清。
注釋參考
悠揚
悠揚 (yōuyáng) 形容聲音高低起伏、持續(xù)和諧 melodious 悠揚的歌聲韶景
(1).指春景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纂要》:“春曰青陽……景曰媚景、和景、韶景?!?唐 歐陽詹 《小苑春望宮池柳色》詩:“東風(fēng)韶景至,垂柳御溝新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游石公山》詩:“入春桃李過,韶景聽啼鴂。”
(2).好時光。 唐 盧綸 《送從叔牧永州》詩:“彼方韶景無時節(jié),山水諸花恣開發(fā)。”《舊唐書·哀帝紀(jì)》:“今膏澤不愆,豐年有望,當(dāng)茲韶景,宜示優(yōu)恩?!?/p>
澹蕩
(1).猶駘蕩。謂使人和暢。多形容春天的景物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白紵曲》之二:“春風(fēng)澹蕩俠思多,天色凈淥氣妍和。” 唐 陳鴻 《長恨歌傳》:“賜以湯沐,春風(fēng)靈液,澹蕩其間?!?宋 朱淑真 《西江月·春半》詞:“恰如飛鳥倦知還,澹蕩梨花深院?!?/p>
(2).猶放達(dá)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十:“吾亦澹蕩人,拂衣可同調(diào)。” 宋 陸游 《春晚風(fēng)雨中作》詩:“頽然耐辱君無怪,元是人間澹蕩人。” 清 顧貞觀 《秋曉登滄浪亭呈宋中丞》詩:“由來澹蕩人,別作流傳計。”
金厚載名句,風(fēng)不鳴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