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圓《水》:
本性澄明萬古同,滔滔潤物信無窮。
百川奔注歸滄海,五服安居賴禹功。
動帶晚風(fēng)沖島嶼,靜涵秋色混虛空。
浮舟葬骨成何事,范蠡知機(jī)伍相忠。
注釋參考
百川
江河湖澤的總稱?!对姟ば⊙拧な轮弧罚骸鞍俅ǚ序v,山冢崒崩?!?晉 成公綏 《大河賦》:“覽百川之弘壯兮,莫尚美於 黃河 ?!?唐 李白 《公無渡河》詩:“ 大禹 理百川,兒啼不窺家?!?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四瀆尊於百川,謂其發(fā)源而東,不假他水,直注於海也?!?清 馮桂芬 《致李伯相書》:“河名 大清 ,百川朝宗,美瑞也?!?/p>
奔注
奔流灌注。 唐 李白 《早過漆林渡寄萬巨》詩:“漏流昔吞翕,沓浪競奔注。” 明 歸有光 《水利論》:“自 湖州 諸溪從 天目山 西北 宣州 諸山谿水所奔注,而從 吳江 過 甫里 ,經(jīng) 華亭 青龍江 以入海?!?郁達(dá)夫 《沉淪》:“他覺得全身的血液都往上奔注的樣子。”
滄海
滄海 (cānghǎi) 大海。以其一望無際、水深呈青蒼色,故名 deep blue sea;the sea 東臨碣石,以觀滄海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曹操·步出夏門行》五服
(1).古代王畿外圍,以五百里為一區(qū)劃,由近及遠(yuǎn)分為侯服、甸服、綏服、要服、荒服,合稱五服。服,服事天子之意?!稌ひ骛ⅰ罚骸板龀晌宸?,至于五千?!?孔 傳:“五服,侯、甸、綏、要、荒服也。服,五百里。四方相距為方五千里。”又 周 稱侯、甸、男、采、衛(wèi)為五服。見《書·康誥》。
(2).古代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五等服式?!稌じ尢罩儭罚骸疤烀械拢宸逭略?。” 孔 傳:“五服,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之服也?!薄吨芏Y·春官·小宗伯》:“辨吉兇之五服,車旗宮室之禁?!?鄭玄 注:“五服,王及公、卿、大夫、士之服?!?宋 王禹偁 《北狄來朝頌》:“荷旃披毳,安知五服之儀!”
(3).古代以親疏為差等的五種喪服?!抖Y記·學(xué)記》:“師無當(dāng)於五服,五服弗得不親?!?孔 傳:“五服,斬衰至緦麻之親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五服,斬衰也,齊衰也,大功也,小功也,緦麻也?!?/p>
(4).謂高祖父、曾祖父、祖父、父親、自身五代?!豆賵霈F(xiàn)形記》第五九回:“ 黃麻子 道:‘同高祖還在五服之內(nèi),是親的,不算遠(yuǎn)。’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三七回:“ 雪漁 道:‘ 忠烈公 是五服之內(nèi)的先伯。’”
安居
安居 (ānjū) 安穩(wěn)地生活;定居 settle down禹功
指 夏禹 治水的功績。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美哉 禹 功,明德遠(yuǎn)矣。微 禹 ,吾其魚乎!” 清 戴名世 《楊維岳傳》:“踐土而思 禹 功,食粟而思 稷 德?!?/p>
釋智圓名句,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