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今有漢,唯言昔避秦
出自唐代王績《田家三首(一作王勃詩)》:
阮籍生涯懶,嵇康意氣疏。
相逢一醉飽,獨坐數(shù)行書。
小池聊養(yǎng)鶴,閑田且牧豬。
草生元亮徑,花暗子云居。
倚床看婦織,登壟課兒鋤。
回頭尋仙事,并是一空虛。
家住箕山下,門枕潁川濱。
不知今有漢,唯言昔避秦。
琴伴前庭月,酒勸后園春。
自得中林士,何忝上皇人。
平生唯酒樂,作性不能無。
朝朝訪鄉(xiāng)里,夜夜遣人酤。
家貧留客久,不暇道精粗。
抽簾持益炬,拔簀更燃爐。
恒聞飲不足,何見有殘壺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有漢
指 漢 代。有,助詞。 漢 韋孟 《諷諫》詩:“於赫 有漢 ,四方是征?!薄逗鬂h書·東夷傳贊》:“ 嬴 末紛亂, 燕 人違難,雜華澆本,遂通 有漢 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爰至 有漢 ,運接燔書, 高祖 尚武,戲儒簡學。”
避秦
(1). 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:“自云先世避 秦 時亂,率妻子邑人,來此絶境,不復(fù)出焉?!焙笠浴氨芮亍敝副苁离[居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》:“ 夏陽 適 晉 ,得 隨會 而同奔; 東海 避 秦 ,與 毛公 而俱隱?!?唐 蘇廣文 《自商山宿隱居》詩:“聞道 桃園 堪避 秦 ,尋幽數(shù)日不逢人?!?/p>
(2).指躲避qiang{1-1}暴或戰(zhàn)亂?!对诵×罴の嗳~兒·天臺洞》:“夕有猿敲戶,朝無客扣門,見幾個捕魚人,猶自向山中避 秦 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狡脫》:“我們參禪原是虛名,避 秦 乃其實意?!?李大釗 《警gao{1~1}全{1*1}國父老書》:“乃若 安南 亡于 法 , 朝鮮 并于 日 ,其墐戶無天,避 秦 無地之慘劇,尤為見者心酸,聞?wù)甙l(fā)指?!?/p>
(3).簏名。
王績名句,田家三首(一作王勃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