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到花前攜手拜,孜孜,謝了楊枝謝桂枝
出自清代高鶚《南鄉(xiāng)子·戊申秋雋喜晤》:
甘露灑瑤池,洗出新妝換舊姿。
今日方教花并蒂,遲遲,終是蓮臺大士慈。
。
明月照相思,也得姮娥念我癡。
同到花前攜手拜,孜孜,謝了楊枝謝桂枝。
注釋參考
攜手
攜手 (xiéshǒu) 手拉手 hand in hand 攜手并肩孜孜
(1).勤勉;不懈怠?!稌ひ骛ⅰ罚骸坝韬窝??予思日孜孜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孜孜者,勉功不怠之意。”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:“茍能修身,何患不榮! 太公 躬行仁義七十二年,逢 文王 ,得行其説,封於 齊 ,七百歲而不絶。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,修學(xué)行道,不敢止也?!?唐 李德裕 《奏銀妝具狀》:“臣有生多幸,獲遇昌期,受寄名藩,每憂曠職,孜孜夙夜,上報國恩。” 宋 蘇軾 《御試制科策》:“雞鳴而起曰:‘吾今日為某事,用某人?!沼衷唬骸崴鶠槟呈?,其果濟(jì)矣乎?所用某人,其人果才矣乎?’如是孜孜焉,不違於心?!?金 王若虛 《揚子<法言>微旨序》:“嗚呼,公一代巨儒,德業(yè)文章皆可師法,自少年名滿四海間,平生著述殆不可勝紀(jì),而晚年益勤心醉乎義理之學(xué),六經(jīng)百子莫不討論,迄今孜孜筆不停綴?!?明 方孝孺 《守素齋記》:“古之圣賢所以孜孜若不及者,以德不素具、才不素習(xí)則不足以佐天地之遺闕,開萬世之治平,是以劬躬殫智而不敢自逸。” 梁啟超 《法理學(xué)大家孟德斯鳩之學(xué)說》:“故孜孜焉各競其職,莫敢或怠?!?/p>
(2).猶言專心一意?!吨軙ちA傳》:“衣不過適體,食不過充饑。孜孜營求,徒勞思慮耳?!?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李敬》:“當(dāng)今北面官人,入則內(nèi)貴,出則使臣,到所在打風(fēng)打雨,爾何不從之,而孜孜事一箇窮措大,有何長進(jìn)耳!” 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歌郎競技》:“孜孜為利清早起,又有不成人的先入市?!薄睹魇贰卫鳌罚骸俺加^陛下昔時勵精為治,今當(dāng)春秋鼎盛,曾無夙夜憂勤之意,惟孜孜以患貧為事?!?/p>
(3).急切;懇切;一再?!缎绿茣ぱ魝餍颉罚骸爸猎紫嗝迹蛔巫窝蚤L人不可輕授亟易。是以授受之間,雖不能皆善,而所得十五?!?宋 蘇軾 《再論積欠六事四事札子》:“若陛下初無此心,則臣亦不敢必望此政,屢言而屢不聽,亦可以止矣,然臣猶孜孜強(qiáng)聒不已者,蓋由陛下實有此心,而為臣子所格沮也。” 清 劉大櫆 《烏程閔君墓志銘》:“家貧以授徒為生,勸飭孜孜,無殊子息?!?/p>
(4).不停歇貌。 元 湯式 《一枝花·贈人》曲:“得志之秋,文共武皆窮究,正青春正黑頭, 孫 吳 略切切於心, 齊 魯 論孜孜在口?!?元 楊顯之 《酷寒亭》第三折:“前家兒招了個后堯婆,小媳婦近日成親,大渾家新來亡過,題名兒駡了孜孜的唾,駡那無正事頽唆,則待折損殺業(yè)種活撮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嬰寧》:“入告 吳 言,女略無駭意,又弔其無家,亦殊無悲意,孜孜憨笑而已。” 豐子愷 《緣緣堂隨筆·大賬簿》:“我眼看見火勢孜孜地蔓延過來,心中又忙著和個個字道別?!?/p>
(5).凝神貌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暢忒昏沉,忒慕古,忒猖狂。不問是誰,便待窩穰。説志誠,説衷腸;騁奸俏,騁浮浪。初喚做 鶯鶯 ,孜孜地覷來,卻是 紅娘 。”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玉鏡臺》第二折:“朝至暮不轉(zhuǎn)我這眼睛,孜孜覷定,端的寒忘熱,飢忘飽,凍忘冷。”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四一回:“我去那燈影兒下,孜孜的覷看?!?/p>
(6).和樂貌。 晉 陶潛 《答龐參軍》詩:“伊余懷人,欣德孜孜,我有旨酒,與汝樂之,乃陳好言,乃著新詩,一日不見,如何不思!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兄弟》:“ 江陵 王元紹 、弟 孝英 、 子敏 兄弟三人特相友愛,所得甘旨新異,非共聚食必不先嘗,孜孜色貌,相見如不足者。” 元 柯丹邱 《荊釵記·閨念》:“ 長安 紅杏深,家山白云隱,早祈歸省,孜孜翕翕,舉家歡慶?!?/p>
(7).美好貌。 宋 毛滂 《菩薩蠻·代贈》詞:“端端正正人如月,孜孜媚媚花如頰,花月不如人,眉眉眼眼春?!?元 喬吉 《斗鵪鶉·歌姬》套曲:“眉兒初月彎彎,鞋兒瘦玉慳慳,臉兒孜孜耐看,琵琶絃慢,青衫淚點才乾。”
(8).猶孑孑。孤單、獨自。 唐 歐陽詹 《暗室箴》:“孜孜碩人,冥冥暗室,罔縱爾神,罔輕爾質(zhì)?!?宋 范仲淹 《與謝安定屯田書》:“自當(dāng)觀羣賢,以經(jīng)大運,無孜孜一夫,以隘其守焉?!?/p>
(9).形容詞結(jié)構(gòu)中的迭音附加成分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蝴蝶夢》第一折:“苦孜孜,淚絲絲,這場災(zāi)禍從天至,把俺橫拖倒拽怎推辭!” 明 無心子 《金雀記·玩燈》:“喜孜孜攜手偕行,笑吟吟并偶成雙?!薄栋籽┻z音·八角鼓·秋景蕭條》:“佳人聽完這四句,喜孜孜,把筆描,風(fēng)花雪月道的好?!?/p>
楊枝
(1).楊柳的枝條。舊俗于分別之際常折以送行。 元 戴表元 《昨日行》:“楊枝不耐秋風(fēng)吹,薄交易結(jié)還易離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楊枝紫云曲》之一:“名園一樹緑楊枝,眠起東風(fēng)踠地垂?!?/p>
(2).梵語,譯曰齒木。取楊柳等之小枝,將枝頭咬成細(xì)條,用以刷牙,故又稱楊枝。 晉 法顯 《佛國記》:“出 沙祇城 南門,道東,佛本在此嚼楊枝?!薄端鍟つ闲U傳·真臘》:“每旦澡洗,以楊枝浄齒,讀誦經(jīng)咒?!?/p>
(3).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。 樊素 善唱《楊枝曲》,故以曲名人。后常用以為典,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戀的女子。 唐 白居易 《不能忘情吟》序:“妓有 樊素 者,年二十餘,綽綽有歌舞態(tài),善唱《楊枝》。人多以曲名名之,由是名聞 洛 下?!?宋 蘇軾 《朝云詩》:“不似 楊枝 別 樂天 ,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一:“ 李尚書 雍熙 學(xué)道,散遣歌姬…… 阮亭 亦云:‘萬種心情消未盡,忍辭駱馬遣 楊枝 ?’” 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北東園日記詩》:“驚心薄俗太支離,失笑高門半守雌。一紙巵詞何足算,三年五度遣 楊枝 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相思樹》詩之三:“我去 蓬萊 覓棗瓜,君留古渡散天花。他年倘向 瑤池 見,記取 楊枝 舞影斜。”
桂枝
(1).傳說月中有桂樹,因以“桂枝”指月。 唐 盧照鄰 《明月引》:“橫桂枝於西第,繞菱花於北堂?!?唐太宗 《遼城望月》詩:“魄滿桂枝圓,輪虧鏡彩缺?!?/p>
(2).“桂林一枝”的省言。喻登科及第。 唐 孟浩然 《送洗然弟進(jìn)士舉》詩:“桂枝如已擢,早逐雁南飛?!?唐 司空曙 《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》詩:“欲歸江海尋山去,愿報何人得桂枝?!?宋 梅堯臣 《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》詩:“無忘桂枝榮,舉酒一以送?!?元 楊弘道 《幽懷久不寫一首效韓子此日足可惜贈彥深》詩:“明年桂枝春,兄弟雙翱翔?!眳⒁姟?桂林一枝 ”。
(3).中藥名。即肉桂。可作中藥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一·桂》﹝集解﹞引 陶弘景 曰:“單名桂者,即是牡桂,乃《爾雅》所謂侵木桂也。葉長尺許,花子皆與菌桂同,大小枝皮俱名牡桂,但大枝皮肉理粗。虛如木而肉少味薄,名曰木桂,亦云大桂,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,中心皺起,其味辛美,一名肉桂,亦名桂枝,一名桂心。出 融州 、 桂州 、 交州 ,甚良?!?/p>
(4).古代婦女首飾步搖上的飾物。《后漢書·輿服志下》:“步搖以黃金為山題,貫白珠為桂枝相繆?!?/p>
高鶚名句,南鄉(xiāng)子·戊申秋雋喜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碼上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