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觀兒戲》:
髫齔七八歲,綺紈三四兒。
弄塵復(fù)斗草,盡日樂(lè)嬉嬉。
堂上長(zhǎng)年客,鬢間新有絲。
一看竹馬戲,每憶童騃時(shí)。
童騃饒戲樂(lè),老大多憂悲。
靜念彼與此,不知誰(shuí)是癡。
注釋參考
髫齔
亦作“ 髫齓 ”。1.謂幼年?!逗鬂h書(shū)·文苑傳下·邊讓》:“髫齓夙孤,不盡家訓(xùn)?!薄稌x書(shū)·司馬遹傳》:“既表髫齔,高明逸秀?!?唐 元稹 《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》:“教自髫齓,成于冠婚?!?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班師議婚》:“髫齔相知,天生恁般家室?!?張素 《題亞子<分湖舊隱圖>》詩(shī):“人生髫齔事,八九無(wú)遺忘?!?/p>
(2).指幼童。 元 楊梓 《豫讓吞炭》第一折:“便待要除根剪草絶了髫齔?!?清 龔自珍 《<昇平分類讀史雅詩(shī)>自序》:“計(jì)口出錢,髫齔皆算?!?/p>
七八
(1).七八成。表示將近達(dá)到某種極限。 宋 蘇軾 《與范子豐》詩(shī)之五:“夏田旱捐七八,鹽法更變,課入不登。” 宋 王灼 《碧雞漫志》卷二:“ 晁天咎 、 黃魯直 皆學(xué) 東坡 ,韻製得七八?!?元 秦簡(jiǎn)夫 《趙禮讓肥》第一折:“可憐我也萬(wàn)苦千辛度命咱,現(xiàn)如今心似油煠,肉似鉤搭,死是七八,那個(gè)提拔!”
(2).差不多;大概。 元 無(wú)名氏 《符金錠》第三折:“伺候著,七八丟下繡球兒來(lái)也。”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五回:“還早些個(gè),你自去賣一遭來(lái),那廝七八也將來(lái)也。”《j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五八回:“這咱晚,七八有二更,放了俺們?nèi)チT了?!?/p>
(3).七乘八,五十六?!端貑?wèn)·上古天真論》:“[丈夫]七八,肝氣衰,筋不能動(dòng)。”
綺紈
(1).華麗的絲織品。亦指綺紈所制之衣?!逗鬂h書(shū)·王符傳》:“且其徒御僕妾,皆服文組綵牒,錦繡綺紈,葛子升越,筩中女布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九華扇賦》:“時(shí)清氣以方厲,紛飄動(dòng)兮綺紈?!?南朝 陳 徐陵 《為始興王讓瑯邪二郡太守表》:“甫離懷袖,裁脫綺紈。” 清 朱仕琇 《太學(xué)生陳君墓志銘》:“自奉甚儉,生平未嘗衣綺紈?!?/p>
(2).猶紈袴。指富貴之家或其子弟,含貶意。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於是有弱冠王孫,綺紈公子,道不掛於通人,聲未遒於云閣,攀其鱗翼,丐其餘論,附駔驥之旄端,軼歸鴻於 碣石 ,是曰談交?!?唐 柳宗元 《送蕭煉登第后南歸序》:“雖在綺紈,而私心慕焉。” 清 孫枝蔚 《寄十四弟實(shí)夫》詩(shī):“鄉(xiāng)黨欽年少,文章傲綺紈?!?/p>
三四
(1).猶言再三再四?!侗饼R書(shū)·崔邏傳》:“握手殷勤,至于三四?!?/p>
(2).表示為數(shù)不多。 宋 歐陽(yáng)修 《歸自謠》詞:“春艷艷,江上晚山三四點(diǎn)?!?/p>
白居易名句,觀兒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