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思岳《偈二首》:
臘月初,歲云徂。
黃河凍已合,深處有嘉魚。
活鱍鱍,跳不脫,又不能相煦以濕相濡以沫。
慚愧菩薩摩訶薩,春風(fēng)幾時(shí)來,解此黃河凍,令魚化作龍,直透桃花浪。
會即便會,癡人面前且莫說夢。
注釋參考
不脫
(1).不會脫落。《老子》: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脫?!?/p>
(2).用于動(dòng)詞之后,表示擺脫不掉。 唐 顧況 《行路難》之三:“ 秦皇 漢武 遭不脫,汝獨(dú)何人學(xué)神仙?”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他若得知,須走不脫。” 孫犁 《白洋淀紀(jì)事·雜樓》:“我估計(jì)你這兔崽子就跑不脫。”
不能
不能 (bùnéng) 不可能;不能夠 impotent;unable;incompetent;inefficient;powerless 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歸有光《項(xiàng)脊軒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(shí)現(xiàn) 〈方〉∶不允許,不可以 cannot afford;do not equal to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論 〈方〉∶不至于 may not;must not相濡以沫
用口沫互相濕潤。比喻在困難中以微小的力量互相幫助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” 張賢亮 《靈與肉》四:“那里有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女兒?!币嗍∽鳌?相濡沫 ”。 宋 蘇軾 《和王晉卿》:“欲書加餐字,遠(yuǎn)託西飛鵠。謂言相濡沫,未足救溝瀆?!?/p>成語解釋濡:沾濕;沫:唾沫。泉水干了,魚吐沫互相潤濕。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,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。相濡以沫出處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?!?p>釋思岳名句,偈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