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沈瀛《醉落魄/一斛珠》
致知格物。初學(xué)工夫參圣域。天高地遠無窮極。欲造精微,莫若守惟一。純?nèi)炖砻魅缛铡?/strong>都緣人欲來相惑。且將持敬為先入。若能持敬,真?zhèn)€是神力。
注釋參考
純?nèi)?/h3>
(1).猶完全。 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“初學(xué)必須思省察克治,即是思誠。只思一個天理,則得天理純?nèi)闶呛嗡己螒]矣?!?郭沫若 《十批判書·莊子的批判》:“這種人可以乘云氣,御飛龍,而游乎四海之外,純?nèi)菂捠赖?莊子 所幻想出來的東西。”
(2).純直;純正。 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故社會之偽善,既灼然現(xiàn)於人前,而 及潑希 之樸野純?nèi)?,亦相形為之益顯?!?/p>
天理
(1) [natural's law]∶自然法則;天道,天然的組織結(jié)構(gòu)
依乎天理。——《莊子·養(yǎng)生主》
(2) [heavenly principles;moral principles]∶宋代的理學(xué)家認為封建lun{1-1}理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,把它叫做“天理”
(3) [moral principles;morality]∶道義
(4) [nature;natural instincts]∶天性
詳細解釋(1).天道,自然法則?!肚f子·天運》:“夫至樂者,先應(yīng)之以人事,順之以天理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知己賦》:“談天理之開基,辯人道之始終?!?宋 李格非 《洛陽名園記·大字寺園》:“其水其木,至今猶存,而曰堂曰亭者,無復(fù)彷彿矣!豈因於天理者可久,而成於人力者不可恃邪?”
(2). 宋 代理學(xué)家把封建lun{1-1}理看作永恒的客觀道德法則,稱“天理”。 宋 朱熹 《答何叔京》之二八:“天理只是仁、義、禮、智之總名,仁、義、禮、智便是天理之件數(shù)?!?/p>
(3).泛指道義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四:“自道神鬼莫測,豈知天理難容?”《紅樓夢》第六八回:“嬸娘怎么樣待你?你這么沒天理,沒良心!” 洪深 《貧民慘劇》第三幕:“天理良心,做這種的事情!”
(4).猶天性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夫物之感人無窮,而人之好惡無節(jié),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。人化物也者,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?!?孔穎達 疏:“理,性也,是天之所生本性滅絶矣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道意》:“誘于可誘而天理滅矣?!?/p>
(5).星名。《隋書·天文志上》:“魁中四星,為貴人之牢,曰天理也。”
沈瀛名句,醉落魄/一斛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