崿嶂洞陰窅,嶕峣郁千尋
出自宋代陳洵直《九鎖步虛詞第六龍吟鎖》:
崿嶂洞陰窅,嶕峣郁千尋。
不有不測(cè)淵,蜿蜒伏蕭森。
作霈待時(shí)舉,妙化通天心。
六鎖度靈鑰,綜御歸龍吟。
注釋參考
崿嶂
猶峰巒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自礪山東望震澤》詩(shī):“瀾漫潭洞波,合沓崿嶂云?!?唐 李白 《游泰山》詩(shī)之一:“北眺崿嶂奇,傾崖向東摧。”
陰窅
謂深邃的地方。 唐 張說(shuō) 《岳陽(yáng)石門(mén)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境》詩(shī):“竹徑入陰窅,松蘿上空蒨。”
嶕峣
亦作“嶣嶤”。 1.峻峭;高聳?!稘h書(shū)·揚(yáng)雄傳下》:“ 泰山 之高不嶕嶢,則不能浡滃云而散歊烝?!?顏師古 注:“嶕嶢,高貌也。” 晉 陶潛 《擬挽歌辭》之三:“四面無(wú)人居,高墳正嶣嶤?!?宋 司馬光 《送張?zhí)┟C知岳州》詩(shī):“波濤洶涌動(dòng)寒野,樓閣嶣嶤壓暮云?!?明 陳宏緒 《寒夜錄》卷上:“山虛水深,萬(wàn)籟蕭蕭,古無(wú)人蹤,惟石嶕嶢?!?/p>
(2).指高山。 清 周亮工 《百丈巖瀑布同公蕃賦》詩(shī):“雷耕石骨劈嶕嶢,波詭云騰百丈高?!?/p>
千尋
古以八尺為一尋。“千尋”,形容極高或極長(zhǎng)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擢本千尋,垂蔭萬(wàn)畝。” 唐 劉禹錫 《西塞山懷古》詩(shī):“千尋鐵索沉江底,一片降旛出 石頭 。” 清 林則徐 《輿縴》詩(shī):“一綫劃開(kāi)云徑曉,千尋曳入洞天秋?!?趙樸初 《西江月·參觀密云水庫(kù)工程》詞:“鐵壁千尋鎖浪,碧波萬(wàn)頃如油。”
陳洵直名句,九鎖步虛詞第六龍吟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