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知否,洞云溪竹,笑我飄零
出自宋代羅椅《入聲甘州(孤山寒食)》:
甚匆匆歲月,又人家、插柳記清明。
正南北高峰,山傳笑響,水泛簫聲。
吹散樓臺煙雨,鶯語碎春晴。
何地無芳草,惟此青青。
誰管孤山山下,任種梅竹冷,薦菊泉清。
看人情如此,沉醉不須醒。
問何時、樊川歸去,嘆故鄉(xiāng)、七十五長亭。
君知否,洞云溪竹,笑我飄零。
注釋參考
云溪
云霧繚繞的溪谷。 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:“右當風谷,左臨云谿。” 唐 杜甫 《行次鹽亭縣聊題四韻》:“云谿花淡淡,春郭水泠泠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鄭魁銘研詩》:“潤應(yīng)通月窟,洗合就云溪?!?/p>
飄零
飄零 (piāolíng) (花葉等)凋謝脫落;飄落 faded and fallen 黃葉飄零 比喻漂泊流落 alone and with no one to depend on羅椅名句,入聲甘州(孤山寒食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