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鄭浣《贈毛仙翁》:
至道無名,至人長生。
爰觀繪事,似挹真形。
方口渥丹,濃眉刷青。
松姿本秀,鶴質自輕。
道德神仙,內蘊心靈。
紅肌絲發(fā),外彰華精。
色如含芳,貌若和光。
胚渾造化,含吐陰陽。
吾聞安期,隱見不常。
或在世間,或游上蒼。
猗歟真人,得非后身。
寫此仙骨,久而不磷。
皎皎明眸,了然如新。
藹藹童顏,的然如春。
金石可并,丹青不泯。
通天臺上,有見常人。
俗士觀瞻,方悟幽塵。
君子圖之,敬兮如神。
注釋參考
和光
(1).謂才華內蘊,不露鋒芒?!逗鬂h書·王允傳》:“公與 董太師 并位俱封,而獨崇高節(jié),豈和光之道邪?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釋滯》:“內寳養(yǎng)生之道,外則和光於世。”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和光六道,同塵萬類?!?唐 王維 《送綦母校書棄官還江東》詩:“和光魚鳥際,澹爾蒹葭叢。”參見“ 和光同塵 ”。
(2).共同照耀。 唐 韋展 《日月如合璧賦》:“分則列照於三無,聚則和光於六合。”
(3).柔和的光輝。 宋 蘇軾 《妒佳月》詩:“浩瀚玻璃琖,和光入胸臆。”
鄭浣名句,贈毛仙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