螢燭流輝露濕光,蟾蜍景落莎雞曉
出自宋代曹勛《長吟續(xù)短吟》:
桐花葉密春風(fēng)老,長門路暗迷芳草。
螢燭流輝露濕光,蟾蜍景落莎雞曉。
金烏出谷上蟠桃,別院笙簫歌未了。
九華煙滿醉妃,樊姬靜聽雞聲悄。
舊人直莫妒新人,別有蛾眉更妍巧。
注釋參考
螢燭
螢火和蠟燭。謂微弱之光。亦喻微力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螢燭末光,增暉日月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嘉遁》:“ 宣尼 入則 少卯 梟,猶震雷駭則鼛鼓咽,朝日出則螢燭幽也。”《晉書·劉頌傳》:“臣受詔之日,喜懼交集,益思自竭,用忘其鄙,愿以螢燭,增暉重光。”
蟾蜍
蟾蜍 (chánchú) 俗稱癩蛤蟆,兩棲動(dòng)物,體表有許多疙瘩,能分泌粘液,吃昆蟲、蝸牛等小動(dòng)物 toad 下有蟾蜍,張口承之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 指月球,因?yàn)閭髡f月亮里有三條腿的蟾蜍 the moon莎雞
蟲名。又名絡(luò)緯。俗稱紡織娘、絡(luò)絲娘?!对姟め亠L(fēng)·七月》:“六月莎雞振羽?!?南朝 宋 謝惠連 《搗衣》詩:“肅肅莎雞羽,冽冽寒螿啼?!?唐 李賀 《房中思》詩:“誰能事貞素,臥聽莎雞泣。” 清 吳烺 《雨中花》詞:“任屋角莎雞促織,吟遍朝昏?!?聞一多 《死水·我要回來》:“我回來了,乘流螢打燈籠照著你,乘你的耳邊啼著莎雞,乘你睡著了含一口沙泥,我回來了。”
曹勛名句,長吟續(xù)短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