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處有知音,此恨難說
出自宋代晁補之《洞仙歌(填盧仝詩)》:
當(dāng)時我醉,美人顏色,如花堪悅。
今日美人去,恨天涯離別。
青樓朱箔,嬋娟蟾桂,三五初圓,傷二八、還又缺。
空佇立,一望一見心絕。
心絕。
。
頓成凄涼,千里音塵,一夢歡娛,推枕驚巫山遠(yuǎn),灑淚對湘江闊。
美人不見,愁人看花,心亂念愁,奏綠綺、弦清切。
何處有知音,此恨難說。
怨歌未闋。
恐暮雨收、行云歇。
窗梅發(fā)。
乍似睹、芳容冰潔。
注釋參考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有知
有知覺;有知識。《禮記·三年問》:“凡生天地之間者,有血氣之屬,必有知?!?南朝 梁 范縝 《神滅論》:“人之質(zhì)所以異木質(zhì)者,以其有知耳?!?唐 韓愈 《復(fù)志賦》:“昔余之既有知兮,誠坎軻而艱難?!?/p>
難說
難說 (nánshuō) 難以確定 uncertain 不容易說;不好說 it’s hard to say;you never can tell晁補之名句,洞仙歌(填盧仝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