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名與丘壑,兩計(jì)皆未遂
出自宋代郭印《游楊村仁王院二十韻》:
山行不作懶,杖策窮幽邃。
崎嶇十里馀,乃得桃源地。
竹樹蓊以鮮,峰巒秀而媚。
嬌云弄奇姿,啼鳥含幽意。
周遭帷幄中,一帶江流駛。
始知造物慳,異境亦所秘。
行行松門松,鐘磬出蕭寺。
殘僧五六輩,相顧各猜異。
須臾問訊通,顏色頗夷粹。
高堂清風(fēng)多,起我無窮思。
提攜更小庵,清絕非人世。
自憐學(xué)宦游,十載沉卑位。
功名與丘壑,兩計(jì)皆未遂。
時(shí)變攪中腸,憂端叢千蝟。
豈如山間僧,了無秋毫累。
一榻寄巖阿,煙霞為活計(jì)。
脫身名利塵,洗耳市朝事。
茲游成邂逅,頗與宿心契。
晚日下層巔,躊躇聊自{1*1}慰。
重來定何時(shí),往往先夢(mèng)寐。
注釋參考
功名
功名 (gōngmíng) 功績(jī)和名位;封建時(shí)代指科舉稱號(hào)或官職名位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,立功名兮慰平生?!度龂?guó)演義》 但是,他們(指東林黨人)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,總算進(jìn)步多了。——《事事關(guān)心》丘壑
(1).山陵和溪谷。 宋 王安石 《九井》詩:“山川在理有崩竭,丘壑自古相盈虛?!?/p>
(2).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。 清 方文 《廬山詩·白鶴觀》:“時(shí)時(shí)過 江 來, 廬山 訪丘壑?!?/p>
(3).鄉(xiāng)村;幽僻之地?!侗笔贰の菏諅鳌罚骸安火B(yǎng)望于丘壑,不待價(jià)于城市。” 宋 蘇軾 《乞罷學(xué)士除閑慢差遣札子》:“臣多難早衰,無心進(jìn)取,得歸丘壑以養(yǎng)餘年,其甘如薺。”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游春》:“你既無婚,我亦未娶。即圖同居丘壑,以結(jié)姻盟?!?/p>
(4).謂隱逸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齋中讀書》詩:“昔余游京華,未嘗廢丘壑?!?金 王若虛 《茅先生道院記》:“予世之散人也,才能無取于人,而功名不切于己,雖寄跡市朝,而丘壑之念未嘗一日忘?!?清 方文 《訪林青仲兄弟》詩之二:“丘壑本繇性,漁樵豈為名?!?/p>
(5).喻困境。 宋 范仲淹 《進(jìn)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》:“伏望圣慈,特霑一命……使其幼孤,不墮丘壑,亦天地之造也。”
(6).喻深遠(yuǎn)的意境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題子瞻枯木》詩:“胸中元自有丘壑,故作老木蟠風(fēng)霜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二·世祖御筆》:“上以武功定天下,萬幾之餘,游藝翰墨,時(shí)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,而胸中丘壑又有 荊 、 關(guān) 、 倪 、 黃 輩所不到者?!?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浪游記快》:“而觀其或亭或臺(tái),或墻或石,或竹或樹,半隱半露間,使游人不覺其觸目;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?!?/p>
未遂
未遂 (wèisuì) 沒有達(dá)到;沒有實(shí)現(xiàn) not accomplished;abortive 政變未遂郭印名句,游楊村仁王院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