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顏太初《許希》:
京城名利涂,車馬相奔馳。
其間取富貴,往往輸巫醫(yī)。
前后十?dāng)?shù)輩,身沒名已隳。
獨有許希者,蘊蓄何瑰奇。
始自下蔡來,所處尤喧卑。
西市三十年,汩汩無人知。
一朝仗至藝,驟登文石墀。
三鍼愈上疾,神速不移時。
酬以六尚官,著藉通端闈。
旌以三品服,佩紫垂金龜。
于時稱謝畢,西向復(fù)陳儀。
當(dāng)寧驚且問,歷歷宣其辭。
臣傳扁鵲術(shù),遇主今得施。
特此一展謝,臣心不自私。
主上惜其意,擊賞為噓唏。
仍給水衡錢,國西命立祠。
復(fù)加靈應(yīng)號,金額照華榱。
自此輦轂下,求禱何祁祁。
我過慶成坊,見之心且悲。
秦醫(yī)術(shù)雖妙,五腑及四肢。
所習(xí)得其人,千齡祀不虧。
魯圣術(shù)至大,帝道與民彝。
所習(xí)非其人,一朝反相持。
小吏師荀況,竊為辨說資。
作相勸焚書,詐云愚蚩蚩。
后之為儒者,其心皆李斯。
昔在布衣日,動守先王規(guī)。
朝談十二經(jīng),夕誦三百詩。
依憑稽古力,榮進(jìn)無他歧。
及居廟堂上,長劍冠峨巍。
自謂天所賦,焉知有宣尼。
宣尼斷襲封,十經(jīng)寒暑移。
他姓為邑官,鄉(xiāng)老皆驚疑。
上章寢不報,九重遭面欺。
諫官不舉失,御史不言非。
盡為許希笑,得路忘先師。
注釋參考
宣尼
漢平帝 元始 元年追謚 孔子 為 褒成宣尼公 ,后因稱 孔子 為 宣尼 。見《漢書·平帝紀(jì)》。 晉 左思 《詠史》詩之四:“言論準(zhǔn) 宣尼 ,辭賦擬 相如 ?!?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師友》:“ 互鄉(xiāng) 童子,當(dāng)愿接於 宣尼 ; 蘇門 先生,竟未言於 阮籍 。” 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文章五》:“續(xù) 杏壇 之音,鼓 宣尼 之操,吾徒之修養(yǎng)也?!?清 惲敬 《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》:“入圣之要,下學(xué)上達(dá), 宣尼 所傳,存之存之?!?/p>
顏太初名句,許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