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繼先《大道歌》:
道不遠(yuǎn),在身中,物則皆空性不空。
性若不空和氣住,氣歸元海壽無窮。
欲得身中神不出,莫向靈臺留一物。
物在身中神不清,耗散精神損筋骨。
神馭氣,氣留形,不須雜術(shù)自長生。
術(shù)則易知道難悟,既然悟得不專行。
所以千人萬人學(xué),畢竟終無一二成。
神若出,便收來,神返身中氣自回。
如此朝朝還暮暮,自然赤子產(chǎn)真胎。
注釋參考
耗散
耗散 (hàosàn) 減少,散失 dissipate 資金耗散精神
精神 (jīngshén) 指意識、思維、神志等 spirit;mind 精神為之。——漢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俱用精神。 精神復(fù)舊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指內(nèi)容的實(shí)質(zhì)所在;主要的意義 essence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活力;精力 vigour 精神飽滿 活躍;有生氣 lively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意志 will 不撓之精神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犧牲精神。筋骨
筋骨 (jīngǔ) 筋肉和骨頭,泛指體格 physique;bones and muscles 鍛煉筋骨張繼先名句,大道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