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鞏《送吳秀才》:
一年過臘已十日,余日到春能有幾。
春來遠近不可問,冷碧先歸在流水。
梅花向今獨已繁,玉艷都占春風間。
草萌出土亦過寸,眾芳次第掛清寒。
虛堂盡日對風影,我獨此守青瑯玕。
故人遠來未一醉,車鞅欲去今誰攀。
憐君滿腹富文彩,倦尾赤色無波瀾。
連年禮部試多士,白羽舍置操榛菅。
君今忽忽負壯節(jié),我赤春色羞衰顏。
況逢離別可奈何,憶人日老情日多。
注釋參考
過臘
(1).過了臘日( 漢 代以冬至后第三個戌日為臘日,后又改為農(nóng)歷十二月八日)。 南朝 梁 宗懔 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按,《四民月令》云:過臘一日,謂之小歲。” 唐 羊士諤 《郡齋感物寄長安親友》詩:“晴天春意併無窮,過臘江樓日日風?!?宋 曾鞏 《送吳秀才》詩:“一年過臘已十日,餘日到春能有幾?”
(2).魚名。 明 屠本畯 《閩中海錯疏·鱗部上·過臘》:“頭類鯽,身類鱖,又類鰱魚,肉微紅,味美,尾端有肉,口中有牙如鋸,好食蚶蚌,以臘來春去,故名過臘。”
十日
(1).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,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?!渡胶=?jīng)·海外東經(jīng)》:“ 湯谷 上有扶桑,十日所浴,在 黑齒 北。居水中,有大木,九日居下枝,一日居上枝。”《淮南子·墬形訓(xùn)》:“若木在建木西,末有十日,其華照下地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諸子》:“按《歸藏》之經(jīng),大明迂怪,乃稱 羿 斃十日, 嫦娥 奔月?!?唐 韓愈 《月蝕詩效玉川子作》:“ 堯 呼大水浸十日,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。女於此時若食日,雖食八九無饞名?!眳⒁姟?十日并出 ”。
(2).十干所表示的日子?!吨芏Y·春官·馮相氏》:“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、十有二月、十有二辰、十日、二十有八星之位,辨其敘事,以會天位?!薄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疤煊惺?,人有十等?!?杜預(yù) 注:“甲至癸。” 唐 韓愈 《送幽州李端公序》:“國家失太平,於今六十年矣,夫十日十二子相配,數(shù)窮六十,其將復(fù)平,平必自 幽州 始。”《新五代史·司天考一》:“周天一藏,四時,二十四氣,七十二候,行十日十二辰,以為歷。”
余日
(1).閑暇時日。《商君書·墾令》:“百官之情不相稽,則農(nóng)有餘日。”《文選·傅毅<舞賦>》:“ 鄭 衛(wèi) 之樂,所以娛密坐,接歡欣也,餘日怡蕩,非以風民也,其何害哉?” 李善 注:“餘日,聽覽之餘日也。”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<史書佔畢>引》:“己丑北還,養(yǎng)疴溪上,稍以餘日,檢括諸故書?!?/p>
(2).多馀的日數(shù)?!斗Y梁傳·文公六年》:“閏月者,附月之餘日也。”
(3).猶晚年,馀年。 清 荀悅 《漢紀·宣帝紀》:“故樂與其鄉(xiāng)黨、宗族共受其賜,以盡吾餘日。” 晉 張華 《答何劭》詩之一:“從容養(yǎng)餘日,取樂於桑榆?!?清 顧炎武 《營平二州史事序》:“作《燕史》數(shù)百卷,蓋十年而成,則大將軍已不及見。又以其餘日作《永平志》百三十卷,文雖晦澁,而一方之故頗稱明悉?!?/p>
(4).猶他日?!读凶印ぶ倌帷罚骸罢埓N日,更謁子論?!?張湛 注:“既忿氣方盛而不可理論,故遜辭告退也?!?/p>
能有
反問語。古時多見于詩詞。 宋 周邦彥 《蘇幕遮·風情》詞:“隴云沉,新月小。楊柳梢頭,能有春多少?” 宋 辛棄疾 《清平樂·木樨》詞:“打來休似年時,小窗能有高低,無頓許多香處,只消三兩枝兒。”
曾鞏名句,送吳秀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