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私雖相須,置汝誰取足
出自宋代陳造《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韻》:
牛力輕萬鈞,性順異諸畜。
有足不解踶,有角不皆觸。
課日引耒耜,為人給谷粟。
私家憂闕食,公家要余蓄。
公私雖相須,置汝誰取足。
柰何過堰客,行舟動千斛。
挽牽亦諉汝,赑屃頸髀縮。
扣角一勞之,不語對以腹。
物生愧無用,懷安或非福。
於人儻有益,厪身登云酷。
君看應(yīng)前牲,被繡飽蒭菽。
膏血薦鼎俎,誰定悲觳觫。
注釋參考
公私
公私 (gōng-sī) 公方和私方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公私一體,沒有分別 公私分明相須
(1).亦作“ 相需 ”?;ハ嘁来妫换ハ嗯浜??!对姟ば⊙拧す蕊L(fēng)》“習(xí)習(xí)谷風(fēng),維風(fēng)及雨” 毛 傳:“風(fēng)雨相感,朋友相須。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無形》:“人稟氣於天,氣成而形立,形命相須,以致終死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麗辭》:“夫心生文辭,運裁百慮,高下相須,自然成對?!薄睹魇贰ち髻\傳·李自成》:“ 自成 善攻, 汝才 善戰(zhàn),兩人相須若左右手?!?謝覺哉 《不惑集·冷和熱》:“冷和熱是相需為用的,是統(tǒng)一性的對立面?!?/p>
(2).相互等待?!稘h書·王莽傳中》:“羣公奏請募吏民人馬布帛綿,又請內(nèi)郡國十二買馬,發(fā)帛四十五萬匹,輸 長安 ,前后毋相須。” 顏師古 注:“須,待也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仙人篇》:“徘徊九天上,與爾長相須。” 宋 葉適 《張氏東園送王恭父得殿字》詩:“燕鴻不相須,進趣自求便?!?/p>
取足
充分取得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》:“若命之成敗,取足於信順,故是吾前難壽夭成於愚智耳,安得有性命自然也!” 唐 韓愈 《記宜城驛》:“ 于太傅 帥 襄陽 ,遷 宜城縣 ,并改造南境數(shù)驛,材木取足此林。” 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書》:“夫天生一人,自有一人之用,不待取給於 孔子 而后足也。若必待取足於 孔子 ,則千古以前無 孔子 ,終不得為人乎?”
陳造名句,程言聚散有感次前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