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船一舉風(fēng)波靜,江漢翻為雁鶩池
出自唐代李白《永王東巡歌十一首》:
永王正月東出師,天子遙分龍虎旗。
樓船一舉風(fēng)波靜,江漢翻為雁鶩池。
三川北虜亂如麻,四海南奔似永嘉。
但用東山謝安石,為君談笑靜胡沙。
雷鼓嘈嘈喧武昌,云旗獵獵過尋陽。
秋毫不犯三吳悅,春日遙看五色光。
龍?bào)椿⒕岬弁踔?,帝子金陵訪古丘。
春風(fēng)試暖昭陽殿,明月還過鳷鵲樓。
二帝巡游俱未回,五陵松柏使人哀。
諸侯不救河南地,更喜賢王遠(yuǎn)道來。
丹陽北固是吳關(guān),畫出樓臺云水間。
千巖烽火連滄海,兩岸旌旗繞碧山。
王出三山按五湖,樓船跨海次陪都。
戰(zhàn)艦森森羅虎士,征帆一一引龍駒。
長風(fēng)掛席勢難回,海動山傾古月摧。
君看帝子浮江日,何似龍?bào)J出峽來。
祖龍浮海不成橋,漢武尋陽空射蛟。
我王樓艦輕秦漢,卻似文皇欲渡遼。
帝寵賢王入楚關(guān),掃清江漢始應(yīng)還。
初從云夢開朱邸,更取金陵作小山。
試借君王玉馬鞭,指揮戎虜坐瓊筵。
南風(fēng)一掃胡塵靜,西入長安到日邊。
注釋參考
樓船
樓船 (lóuchuán) 高大有樓的戰(zhàn)船 formely,a ship with an upper deck一舉
一舉 (yījǔ) 一次行動 at one stroke;with one action 一舉殲滅來犯之?dāng)?h3>風(fēng)波風(fēng)波 (fēngbō) 風(fēng)和波浪。比喻生活或命運(yùn)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變遷 wave 世路風(fēng)波 惹出風(fēng)波 亂子;糾紛 disturbance 風(fēng)波迭起江漢
(1). 長江 和 漢水 。《書·禹貢》:“ 江 漢 朝宗於海?!薄对姟ば⊙拧に脑隆罚骸疤咸?江 漢 ,南國之紀(jì)?!?朱熹 集傳:“ 江 漢 ,二水名?!?北周 庾信 《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》:“ 江 漢 之間,不驚雞犬; 樊 襄 之下,更多冠蓋。” 清 黃景仁 《黃鶴樓用崔韻》:“欲把登臨倚長笛,滔滔 江 漢 不勝愁?!?/p>
(2).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古 荊楚 之地,在今 湖北省 境內(nèi)。 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四十:“ 江 漢 之君,悲其墜屨, 少原 之婦,哭其亡簪?!薄逗鬂h書·荀彧傳》:“ 紹 既新敗,眾懼人擾,今不因而定之,而欲遠(yuǎn)兵 江 漢 ,若 紹 收離糾散,乘虛以出,則公之事去矣。”《文選·江淹<望荊山>詩》:“奉義至 江 漢 ,始知 楚 塞長?!?李善 注:“ 江 漢 , 荊 楚 之境也。”
(3).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古 巴 蜀 之地。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(qū)。 唐 杜甫 《枯棕》詩:“嗟我 江 漢 人,生成復(fù)何有?” 仇兆鰲 注:“ 江 漢 ,指 巴 蜀 ?!?/p>
(4).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(qū)。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(qū)。 陳毅 《吟fan{1|1}攻形勢》:“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,中原重見 李 鄭 回。”
雁鶩
亦作“鴈鶩”。鵝和鴨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二》:“賴得先王鴈鶩之餘食,不宜臞。臞者,憂公子之且為質(zhì)於 齊 也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分鴈鶩之稻粱,霑玉斝之餘瀝?!?明 何景明 《畫鶴賦》:“憶煙水而葺巢,甘鴈鶩以為伍?!?/p>
李白名句,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無人能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