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遇《普化和尚贊》:
呈真哧殺盤山,對眾侮慢臨際。
靜處畏影逃形,鬧里掀天撲地。
鎮(zhèn)州城外活埋,至今雞驚犬吠。
注釋參考
靜處
(1).冷靜地立身處世?!蛾套哟呵铩るs下六》:“且人何憂,靜處遠(yuǎn)慮?!?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保位權(quán)》:“故為君虛心靜處,聰聽其響,明視其影,以行賞罰之象?!?宋 周敦頤 《通書·圣學(xué)》:“靜處則明,明則通。”
(2).猶靜居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刑部·熱審之始》:“今盛暑,朕與卿等,深居靜處,猶覺可畏?!?/p>
清凈、安靜之處。 宋 陸游 《山園雜詠》:“百年竟向愁邊老,萬事元輸靜處看?!薄度齻b五義》第十回:“跟著從人出了公館,來至靜處。”
逃形
猶藏身。 唐 王度 《古鏡記》:“然天鏡一照,不可逃形?!?明 瞿式耜 《清苛政疏》:“頑民計(jì)以為總不能還清,總之又比,則將其田之所收,涂飾于糧房皂隸,匿影逃形,不見官府。”
掀天
翻天。極言聲勢之大。 唐 白居易 《風(fēng)雨夜泊》詩:“青苔撲地連春雨,白浪掀天盡日風(fēng)?!?五代 齊己 《贈(zèng)琴客》詩:“此境此身誰更愛,掀天羯鼓滿 長安 ?!?明 康海 《醉花陰·自壽》套曲:“覷的那掀天富貴似毫輕,敢更道唾手功名容易成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二回:“你此番為我出來,這是天理人情,無所為錯(cuò);況又受了這場掀天風(fēng)浪,難道我還責(zé)備你不成?!?葉圣陶 《某城紀(jì)事》:“一陣掀天的惡潮涌起時(shí),余波折入港灣,便把小草沖走了?!?/p>
撲地
撲地 (pūdì) 臉朝下倒在地上 fall on the ground with face toward down釋智遇名句,普化和尚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