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無騎射之備,則何以守之哉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趙武靈王胡服騎射》:
趙武靈王北略中山之地,至房子,遂至代,北至無窮,西至河,登黃華之上。
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百姓,曰:“愚者所笑,賢者察焉。
雖驅(qū)世以笑我,胡地、中山,吾必有之!”遂胡服。
國人皆不欲,公子成稱疾不朝。
王使人請之曰:“家聽于親,國聽于君。
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,吾恐天下議之也。
制國有常,利民為本;從政有經(jīng),令行為上。
明德先論于賤,而從政先信于貴,故愿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也。
”公子成再拜稽首曰:“臣聞中國者,圣賢之所教也,禮樂之所用也,遠方之所觀赴也,蠻夷之所則效也。
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,變古之道,逆人之心,臣愿王孰圖之也!”使者以報。
王自往請之,曰:“吾國東有齊、中山,北有燕、東胡,西有樓煩、秦、韓之邊。
今無騎射之備,則何以守之哉?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,侵暴吾地,系累吾民,引水圍鄗;微社稷之神靈,則鄗幾于不守也,先君丑之。
故寡人變服騎射,欲以備四境之難,報中山之怨。
而叔順中國之俗,惡變服之名,以忘鄗事之丑,非寡人之所望也。
”公子成聽命,乃賜胡服,明日服而朝。
于是始出胡服令,而招騎射焉。
注釋參考
騎射
騎馬和射箭。《戰(zhàn)國策·趙策二》:“今吾將胡服騎射,以教百姓,而世議寡人矣?!薄缎挛宕贰つ蠞h世家·劉龑》:“ 龑 ,初名 巖 ,……及長,善騎射,身長五尺,垂手過膝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七回:“不特琵琶絃索,能以己意譜作新聲,且精騎射,善畫工書,以此名重 鴈門 ?!?/p>
何以
何以 (héyǐ) 用什么 how 何以教我 為什么 why 何以出爾反爾司馬光名句,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